咖啡与茶
发布日期:2012年12月12日 08:51 点击次数:
不知从何时起,五光十色的咖啡店开始遍布城市的大街小巷,在某个明媚的午后,坐在落地窗前执一骨瓷杯,独品一杯咖啡似乎是既小资又有格调的享受。然而很少有人会认为坐在街头的藤椅喝一碗大碗茶能有什么温情与浪漫。在许多人眼中,咖啡是高雅而洋气的,而茶则是乡土又市井的。当咖啡逐渐融入到人们的现代生活方式中,茶却似乎日益被时代发展的脚步遗忘在角落。
咖啡与茶是不同的,每个人应该都喝过咖啡,也都喝过茶,虽然二者皆有苦味,但风格却甚异。咖啡的苦是一种略带微酸、不留余地的苦,苦到你只能用碳水化合物来中和;而茶的苦却有峰回路转的禅意,苦涩过后是回味悠长的清香,甚至还能在舌尖捕捉到丝丝甘甜,袅袅余韵。在味道上,咖啡醇香浓郁,似山间的暮霭,浓厚而不失风韵;茶却清爽怡人,似竹林的清风,轻薄却底蕴深厚。同样具备醒脑凝神的功效,咖啡给人激情,茶却让人沉静。咖啡适合在忙碌的工作日为疲惫的你注入活力,茶却更适宜在静谧的深夜咬文嚼字之时为你送去一抹来自山野的灵气。
茶与咖啡又是相同的,它们都只能驰骋在“善利万物而不争”的水的怀抱中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在这场与水的爱恋中,咖啡是奋不顾身,狂热执著的恋人,她把自己完全与水结合,不惜牺牲自己而融入到水流动的形态,只为与水更深情的相拥相恋。而茶则独立而理智,我爱你但我也要做我自己,茶在水中尽情舒展自我,展现枝头的饱满与活力,同时也把自己的芳香和养分贡献给水,爱是奉献对方,爱同样也是尊重自我。
我喜欢用纯白的陶瓷杯泡咖啡,一深一浅的对比中更能突显咖啡的温润与淳厚;而我却偏爱用澄透的玻璃杯来泡茶,喜爱观察茶叶在杯中渐渐舒展的过程,在杯中缓缓沉浮的姿态。每一次摇晃都是茶叶轻歌曼舞的柔美,每一次呷酌后茶叶的形态都好似一幅不拘章法的泼墨山水画。茶可品更可赏,每一片茶叶都让你不自觉地想象它们曾摇曳风中的绿意与青葱。在这个习惯了躁动与喧嚣的社会中,茶却有一种奇异的力量让人保持安静。
咖啡于我的记忆是无数个为梦想执著的日日夜夜,是每冲一包速溶咖啡时在心中默默许下的诺言和坚持。茶对我来说则更有一种抹不掉的温情印记,喝茶是从姥姥到母亲辈辈相承的传统,每一个温暖的冬日午后,抱一杯茶在掌间,看它氤氲的白色水汽不断模糊视线直到淹没姥姥慈爱的笑脸,嗅着茶的清香似乎就能回到儿时一个个温暖的冬天。
“琴棋书画诗酒花,柴米油盐酱醋茶。”在中国古代,茶就是深深根植于普通百姓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更是文人墨客怡情修身的风雅之举。曾在济南的曲水亭老街看到沿小河两岸的开设茶铺,几把藤椅,一张小几,葡萄藤架下喝几杯茶,看脚下水流潺潺,听几曲民间小调,这才是中国式的品茶风趣,无需繁杂,便足够风雅。所谓“扫雪烹茶”,将茶的清韵融入雪的冰纯,如此雅事也只有中国文人能如此消遣于云淡风轻的波澜不惊之中。“一语道破红尘事,一杯清茗傲王候。”茶似乎与生俱来自带一身气节与傲骨,融于诗性,便自成一段风流。茶于中国,不仅仅是一味饮料,茶是有灵气的文化,在千百年的历史长河中早就打上了深深的中华民族的文化烙印,是中华文化根系的重要一支。而这些是西方文化无论在怎么风靡都无法取代的历史根基。
【供稿单位:历史学院 作者:范慧婷 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任编辑:王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