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质下降为大学生敲响警钟
发布日期:2012年12月16日 13:31 点击次数:
前几天,北京大学公布了2013年自主选拔录取招生简章,新增体质测试,所有通过笔试的考生,均须参加体质测试,该校将最终根据笔试、面试成绩,参考初步审核评价结果和体质测试结论,确定自主选拔录取候选人。
近期,体质测试这个话题突然间变得热了起来,说到体质测试,不禁让我们想起了近期出现的一些关于大学生体质测试和大学生猝死的话题。今年11月27日,上海东华大学外语学院的大三男生小缪,在操场上参加完1000米体质测试后,突然死亡;12月10日,上海杉达学院大二男生小汤完成篮球课前的热身操练后,在无冲撞的情况下突然向前倒地,经抢救无效不幸离世;12月12日,常州一名体育专业的大学生在经过1000米跑步测试、理论讲解和三级跳练习后,突然昏厥倒地,经抢救无效死亡。
如此种种,都只是冰山一角。在百度搜索栏里输入“大学生猝死”,相关新闻之多让人触目惊心。根据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2011年发布的国民体质监测结果显示,大学生的体质下滑仍在继续。大学阶段,本是人体发育成熟和身体素质提高的最高峰,但中国的大学生却成了体质虚弱的代名词,原因何在呢?
首先,大学生不规则的生活方式是主要原因。现在很多在校大学生,无论男生女生,都把网络视为自己生活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业余时间主要是上网和玩游戏。”这是不少大学生对自己生活现状的描述。“晚上下不了网,早晨起不来床”几乎真实反映了每个大学生的状态。很多大学生长期迷恋于网络,从网络世界寻求快乐,这种快乐感被强化之后,就会减少他们寻求在现实生活中,通过参加体育运动等方式获取快乐的欲望。长时间受电子产品辐射,又不愿意运动,体质下降便是情理之中的了。
其次,学校的教育体制也是影响大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原因。在这些大学生的中学和小学时代,体育运动往往与枯燥的体育课内容和被动的体育考试相联系,很少有人能够在参加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中,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而到了大学,几乎每个大学都是大一大二有体育课,大三大四就没有强制性的体育课程,并且伴随着大学的扩招,学校的相关场地设施跟不上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就更没有参加体育锻炼的动力了。因此,学校本身对于学生体质的不重视,对于体育课安排的不合理以及体育设施跟不上需求是导致大学生体制的下降的重要原因。
其实,大学生体制下降还有种种原因,并且也不是一种原因作用的结果。而有关大学生猝死的消息不断传出,也该引起我们的思考。大学生作为社会精英群体,其身体素质的下滑事实上已经影响到中国年轻一代的生活质量和工作能力。
很显然,从一个大学生的长远发展来讲,将来不管他找到什么工作,体质较差都会影响其胜任工作的能力。虽然现在的很多工作不像过去那样需要工作者付出高强度的体力劳动,工作程序实现了计算机化、自动化,但与此同时,对工作者长时间高度集中注意力的要求也在提高,这个过程看似不需要耗费工作者太多的体力,但实际上对工作者的身体素质要求更高。
当代大学生,作为国家发展的主力军,国家运转的新鲜血液,必须具有较高的身体素质,国家的未来肩负在我们大学生身上,我们的未来就是祖国的未来,我们的强壮就是国家的强大,没有一个好的身体,我们如何肩负重任。因此,体质下降该为每个大学生敲响警钟,每个大学生都应该警觉起来,重视身体素质,积极投入到体育锻炼中去,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
【供稿单位:文学院 作者:杨玉洁 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任编辑:小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