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网络上“央视或花高价请鸟叔上春晚表演江南style”被传得沸沸扬扬。网友对此褒贬不一:有人认为这是央视迎合大众审美所做出的正确决定;有人则认为花这样的“高价”邀请演员不如拿钱来扶弱济贫;还有人担心这会强化外来文化的影响力,弱化华语乐坛,对中国流行文化造成冲击。而笔者认为,如果这条消息属实,央视确实欠了几分考虑——春节联欢晚会,不应仅仅着眼于收视率、娱乐大众,而应当有意识地承担引领社会文化潮流的责任。
春节联欢晚会除夕夜那天在全国各地几乎都是收视率最高的节目。尽管每年骂声不断,年三十晚上,家家户户、老老少少仍旧会坐在电视机前看春晚。从小的角度看,每年春晚也是至少两个月内“流行语”的发源地,如02年的“忽悠”、08年的“为什么呢”等;从大的角度来看,春晚也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引领流行文化的作用。05年舞蹈《千手观音》的上演引发了社会关怀残障人士的热潮,06年的歌曲《吉祥三宝》又提升了人民对“家”的认同感,促进了民族交流与团结。可以说,春晚始终在有意或无意的情况下引领了流行文化,对塑造全民文化氛围起到了不可小觑的作用。
在这样的情况下,让我们回到“江南style”这首歌本身。12年下半年,由于动感的节奏,新潮的“骑马舞”在互联网上火了起来,大陆乃至全世界的青年竞相模仿、追捧。尽管并非所有人都能够理解韩语歌词的含义,透过广泛流传的MV,大家也能大概了解其中的内涵,无非是香车、名牌、美女等物质上的内容,并没有更高的精神追求。因此,且不论对华语乐坛的冲击,这样的表演放到了春节联欢晚会上,恐怕只会让年轻人感觉“春晚越来越潮了居然有江南style”、老人感慨“现在连春晚也越来越难以理解了”,并不会为社会文化带来多少积极的影响,甚至可能引发追求物质享受、以获得财富为成功的终极定义的浮躁风气。
因此,央视花高价请“鸟叔”上春晚,如果仅仅是为吸引大众目光进行的一场“造势”尚可理解,请他上台表演“江南style”却是一个尚欠考虑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