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需要闯荡精神
发布日期:2012年12月01日 08:38 点击次数:
近日,诸多高学历的大学生去争一份清洁工的工作,说起来可悲或可笑或可怜。究其原因,我认为主要是由于社会“闯荡精神”的缺乏。所以,年轻气盛的大学生也开始世故地追求稳定,放弃本该属于青春的闯荡。
小的时候,听过很多浪子之歌,像《浪人情歌》、《小草》、《浪子心声》……这些歌都蕴含了一种悲壮的精神——闯荡精神。现代社会,这样脍炙人口、感人至深的歌越来越少了,“闯荡精神”也所剩无几了。只剩下“北漂”一族孤单地诠释着闯荡精神。
为什么大学生没有闯荡的精神,为什么没有背起一只背包远走他方的意志?
在大家的眼中,大学生是高文化人,理所当然做一些高档的工作。伴着一只背包闯荡只是没文化的穷小子该做的事。孩子上大学,家长骄傲,邻居羡慕,大学生去闯荡,则无疑要让家长失望,邻居嘲笑,压力之下,真正能有几个大学生敢于挣脱虚荣的束缚,拎起背包浪迹天涯呢?
更何况现在的大学生自恃才高的又不少,认为自己是高学历,高人一等,闯荡是无业游民的表现。早熟的心智让他们变得现实,在虚荣下挣扎着等待机会,可这又何尝不是一种浪费?
大学生需要闯荡精神,敢于闯荡,才会有更广阔的天地,更多的机会。地产大佬潘石屹也是多年前独自一人来北京闯荡,最终成就了今日地产大亨的传奇。何必再为了这个稳定的编制,为了大城市的繁华而把自己圈养。成功不是坐享其成,而是自己走出来的创造出来的。
闯荡离成功更近,青春需要闯荡精神,在今年热播的电视剧《北京青年》中,主人公扔掉安稳的公务员去闯荡,重走青春路。所以,趁着年轻,为了梦想任性一回,闯荡一回又如何呢,这段经历或许令人一生受用。
现在的中国,提倡“走出去”。现在的大学生也应该提倡走出去。走出虚荣的怪圈,走出浮华的贪恋,走出世故的追求,走出执拗的选择。大学生应该有“闯荡精神”,闯出自己的路,闯出自己的故事,闯出自己的精彩。
【供稿单位:文学院 作者:刘元元 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任编辑:徐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