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官网iOS app下载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心灵驿站 > 正文

长跑猝死:少年们,你们为什么不运动

发布日期:2012年12月08日 18:20 点击次数:

  11月中旬,苏州科技学院的一名女生在结束800米体能测试后猝死。11月下旬,江苏南通一名中学生在1000米跑测试后倒地不起,救治无效而亡。11月27日,上海东华大学外语学院的大三男生小缪,在这个操场上参加完1000米体质测试后,突然晕倒,不省人事,送到医院后被宣告死亡。如此频发的学生长跑猝死事件,实在是让人震惊。对青少年身体素质差的各种批判和犀利言辞也随之而来。
  在发出“连个1000米都跑不下来还能干什么”这样直指青少年的激烈言辞的同时,我们是否更应该思考,为何青少年的身体素质会普遍下降?少年们,你们又为什么不爱运动?
  笔者认为,青少年长期以来接受的应试教育,以及由此导致的青少年对体育的理解偏差,是青少年不爱运动的主要原因,也最终导致了一场场的猝死悲剧。
  首先,应试教育模式之下,繁重的课业压力和考试压力让青少年无心运动也无时间运动。小升初,初升高,高升本,中国的青少年们面对着一次又一次的升学压力,除了这几次会对青少年一生产生重大影响的考试,还有无数的月考、模拟考,仅仅是应付这些考试,就要花费掉大部分的时间,更不用说还要完成各种形式的作业。本身面临考试和课业压力,就已经不轻松了,还要面对来自学校和家长的督促。应试教育之下的学校和家长,更多的注重学习成绩而不是身体锻炼,学校的所表扬的永远是成绩优异的学生而不是热爱运动的学生,家长们所期待的也是多趴在书桌上的儿女而不是在外面蹦跶的“顽皮”孩子。在这种情况下,青少年的运动观念薄弱也就不足为奇了,而且就算是有运动的观念,也常常因为要应付考试和作业而没有时间。
  其次,青少年从小接受的体育教育导致了对体育的理解偏差,对运动的理解也存在很大的误区。体育课是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一部分,我们的体育课,最终都是以成绩为目的并以此来衡量一个学生的运动水平。很多学校的运动会也越来越偏向竞技体育而不再是鼓励学生运动的重要手段,班级往往会选出体育水平较高的同学参加项目,而不会把机会让给那些想要参加却能力不足的学生。为了成绩参加体育课,为了名次参与运动会,体育在青少年的观念中就是考试的一部分,也仅仅是考试而已,不会在平时花更多的时间去进行考试不考的项目、自己已经掌握的项目锻炼,一切都是为了成绩,仅此而已。还有现在高校进行的体质检测,在大学生眼中无疑就是变相的体育考试。一年一次的体质检测,大学生最多也就在体测前一星期进行下锻炼来应付,有的甚至直接找人代测。
  近日,看到有论者认为:“在中国这样一个以升学为指挥棒的国家,高考无疑是定海神针,不妨将长跑列为高考项目。”笔者认为这样无疑将导致学生对体育的理解走入更大的误区,更加强化学生观念中为了考试成绩而运动的偏差。为了考试而运动只能持续一时,而运动锻炼是一生都要坚持的,最重要的还是要培养青少年正确的运动观念。


【供稿单位:文学院    作者:谢琳菲    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任编辑:慧婷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手机版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