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以记忆的荣耀
发布日期:2012年12月09日 13:33 点击次数:
人的记忆储存在何处?
对于北京,应该先想起它厚重的文化底蕴,一流的现代化发展水平,还是弥散着苦难与蹉跎的近代史?
七十七年后的今天,谁能从记忆里完整地还原出那个时代?属于那六千愤怒的北平学生的吉光片羽?
1935年,祖国山河被数次拨乱,政府军阀散如掌沙,大半中国领土被肆意蹂躏,妇婴悲啼,人心惶惶。12月9日,是怎样一群人,怀着“中华民族绝对不容分裂”的信念,在日昏暮雨里黯然离去,期待披戴着彩虹归来?
东北沦陷,华北告急,北方五省危在旦夕,在中国共产党的策动下,他们走上街头,奔走呼告,向卑鄙暴虐的日本侵略者宣战,向怯弱的卖国者宣战。爱国人士纷纷响应,南京、上海、天津、广州、武汉,一场举国上下、波澜壮阔的抗日救国学生运动席卷中华大地,拉开中华民族抗日救国伟大战争的序幕。
中华民族觉醒的功臣,与今日山大学子同样蓬勃稚嫩的生命,在民族生死的毫发间,横洒热血,拯救中华于危亡;以大无畏的勇气,诠释火热的爱国情怀。时代的熔炉,沸腾着生存与覆灭,浮沉的青春,为六千北平学子的热血与深情共同灌注、滚烫、蒸腾。
今时今日,再没有硝烟与战火,而我们仍然记得,在这条曾通往未知的蛮荒路途上,前辈们用生命篆刻的爱国碑文。记诵光辉党史,同学们庄严虔诚,欢欣骄傲;系统学习十八大精神,党员们一丝不苟,满腔热忱;“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的嘹亮歌声,不断回荡在校园里献礼十八大的庆典氛围中。当“一二·九”精神与十八大完美契合,我们更加明确信念,将所有信仰都寄托在一个坚定的名字里——中国共产党。大学校园里的我们,连接着历史和未来,肩负着中华民族复兴和发展的使命,我们已做出选择:踏着先辈的足迹,奋发图强,开拓进取,沉稳地接过祖国建设的大旗。
即使漫长的岁月将尘封起这些动人的故事和坚定的承诺,我们也要把“一二·九”精神刻进记忆,不畏苦痛不轻自豪地完整回忆,自遗忘手下夺回存在的证据,奉以记忆的荣耀!
【供稿单位:医学院 作者:王颢诒 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任编辑:彩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