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官网iOS app下载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心灵驿站 > 正文

三千大学生报考清洁工,该反思的是国家

发布日期:2012年11月17日 18:08 点击次数:

  近日,哈尔滨市招聘457个清洁工引来1万余人报名,其中近三千人拥有本科学历,25人拥有统招硕士学历。当网络、媒体、民众纷纷议论“大学生报考清洁工”这一似乎不当的行为时,我们却应该从中看到,这种现象的背后,该反思的是国家。
  为什么那么多大学生会去报考清洁工岗位呢?答案是本次招聘的一个关键词:事业编制。那清洁工岗位又是为什么会因为这四个字而引得大学生蜂拥而上呢?
  事业编制在现在的中国社会意味着可以优先享用社会资源。当然,本次清洁工招聘无比火爆的原因还有可以解决哈尔滨户口、3年考核优秀可转为管理岗位这两方面,但无疑“事业编制”是其中份量较重的一部分。
  优厚的福利和社保条件是选择事业编制对应聘者是种“诱惑”,则说明其他的企业、单位是没有或者无法完全达到这样的条件的。作为以共同富裕为理想的社会主义国家,竟让国人因为某个岗位福利优厚而纷纷放弃原有的工作去应聘,这不是国家的失职之处吗?
  我国现在的社会保障制度主要存在两大问题:总体水平低、机关事业单位和普通企业差距大。
总体水平低

  2007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郑功成提出,“目前根据财政部的统计,中国社会保障指出大概占到国家财政的12%左右,这个比例显然是很低的。”而就国际而言,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公共财政体系中,社会保障及福利方面的公共消费是政府最主要的支出项目,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一般高达30%到50%。有资料显示,在社会保险制度中覆盖面最大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这一项而言,参加该制度的在职职工加上机关事业单位职工还不到2亿人,养老保险的覆盖面在城镇从业人员、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总人数中覆盖率只有70%、45%和25%左右。
编制内外差距大

  在总体比重低的情况下,不同职业尤其是编制内和普通企业之间的差距也很大。社会学家孙立平曾撰文指出,到2006年底,全国机关事业单位人员退休金平均高出企业两倍多,随着津补贴改革的到位,差距还将进一步扩大。占劳动力绝大多数的农民工、城乡企业工人和农民却几乎无缘社会保障制度。
  而社会保障制度中重要的医疗保障制度体系也存在极大问题,最主要的是两极分化严重。中科院调查报告显示,中国政府投入的医疗费用中,80%是为850万以党政干部为主的群体服务的。据监察部、人事部的资料,全国党政部门有200万名各级干部长期请病假,其中有40万名干部长期占据干部病房、干部招待所、度假村,一年开支约为500亿元。也许这又是年轻大学生冲着编制内的岗位去的一大原因。并且目前受保障主体只有在政府、国有企事业单位就业,才能享受完整的失业、医疗、退休这三大保障。同样报考清洁工的白领张兰迪,在政府内部有清闲工作的刘林,开公交车的梁志伟,他们愿意放弃原有的工作,不就是为了“养老”、“保障”这一些社会保障制度原本承诺给他们的东西么。  
  笔者以为,倘若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能够进一步完善,达到一个整体的高水平、平衡发展,无论是社会保障的任何方面,都能让所有的工作者享受编制内外一样的待遇,不仅不会有三千大学生报考公务员的情况,“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也不会是遥远的。

【供稿单位:文学院    作者:杨佳欢    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任编辑:静怡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手机版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