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大学生争当清洁工”为哪般?
发布日期:2012年11月25日 08:25 点击次数:
近日,“哈尔滨3千大学生争当清洁工”的新闻跃入人们的眼球。据报道,哈尔滨市招聘457个清洁工引来1万余人报名,其中近三千人拥有本科学历,25人拥有统招硕士研究生学历。事件一经报道引起争议,那么是什么让大学生甚至硕士生争当清洁工,让我们一起走进这起事件。
各大媒体纷纷评论,“一边是大学生就业难的现实,一边是‘编制内’稳定、有福利保障的诱惑。于是,研究生、本科生争抢清洁工职位的现象,也就不难理解了。”所谓“事业编制”是指为国家创造或改善生产条件、增进社会福利,满足人民文化、教育、卫生等需要,其经费一般由国家事业费开支的单位所使用的人员编制。用一句话说,就是好福利啊!在稳定、福利的诱惑之下,大学生甚至研究生应聘清洁工似乎不难理解了。
笔者却以为,除了“事业编制”的表层原因之外,还存在更多深层次的原因。招聘为何这样“火爆”:第一,有事业编制,这意味着“再差的萝卜都有个坑”;第二,解决哈尔滨户口;第三,3年考核优秀,可以转为管理岗位。这样的岗位,作为大学生或非大学生的你是否心动?哈尔滨省会城市的户口问题解决,农村户口的人可能会体会到办一个城市户口是多么困难!加上可以转为管理岗位的发展空间,注定了它会吸引大学生甚至研究生参与竞争。
除了这外在因素的吸引之外,大学生本身的水平能力也是问题。这些参加应聘的许多大学生他们是经历了长期的“找工作”打击。大学生文凭的越来越不值钱,加上本身毕业就读学校没有优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找工作很不容易。大学生毕业后,他们当然希望希望自己可以找到一份专业对口且看起来体面的工作。但事实却是“连工作都没有”。因此,他们“退而求次”的“清洁工”工作就不难理解了。
因此,这个问题的本质其实是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什么导致了大学生就业难?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对全国1044家用人单位调查发现,“缺少实习经验”以51.7%的比例排在用人单位拒绝应聘大学生的第一大原因,其次是“专业技能水平低或学习能力不强”(43.3%),第三是“专业不对口”(40.4%)。当然,市场的供求问题、产业结构、社会保障等其他问题也存在。
找不到工作的事实和具体的数据分析告诉我们,是时候对症下药了!大学生需要在大学期间强化自己的专业能力,这是就业最需要的。“3千大学生争当清洁工”,请不要指责这是“编制问题”,想想如何提高专业能力,无论是个人、学校,还是国家。
【供稿单位:文学院 作者:马丽丽 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任编辑:君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