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官网iOS app下载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心灵驿站 > 正文

山高水远 大韵流长

发布日期:2012年10月12日 11:53 点击次数:

  泰山脚下,黄河之滨,孔子故里,这些妇孺皆知的标志性元素不但构成了中华文明的主干,也切实指向了儒家文化的发祥之地,同时也是我如今就读的大学——山东大学的所在之地。在齐鲁大地数千年文明的基础上,由光绪皇帝御批建立的这所大学,初名山东大学堂,是继京师大学堂之后由清政府创建的第二所国立大学。自1901年成立至今,伴随着中华民族百余年的血雨腥风,她始终站在时代的前沿,为民族的发展努力探寻未来的方向……
    然而,百余年的风雨沧桑并没有换来社会全面的和谐与繁荣。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国社会又来到了新的十字路口:当今社会贫富分化,积弊丛生,道德底线一破再破,人们不禁要问,我们的社会到底怎么了?到底什么才是当今社会的济世良方?“为天地立心,为生民请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宋代大儒张载的这段话不仅点明了儒家的使命,也使人们从几乎中断的传统文化中看到了未来的希望和生机。
    历史的风雨,学校的变迁,山大始终没有放弃的,就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我们知道,山东大学素以文史见长,她吸引我的,首先就是她厚重的人文底蕴。追溯山东大学的历史,正是秉承着“兼容并包”的教育理念,才使一批国内外名师聚集山大。尤其上世纪三十年代杨振声担任校长期间,当时的山大可谓阵容强大,人才济济:担任文学院长兼中文系主任的是著名诗人闻一多,担任外文系主任兼图书馆馆长的是知名作家梁实秋,担任教育学院院长兼教育行政系主任的是教育家黄敬思,担任理学院院长兼数学系主任的是数学家黄际遇,担任化学系主任的是化学家汤腾汉,担任生物系主任的是生物学家曾省,另外来校任教的还有语言学家闻宥、楚词专家游国恩、小说家沈从文、物理学家任之恭、化学家傅鹰、作家老舍、生物学家童第周等等。另外,杨振声还凭借自己的名望和地位,邀请名师大儒来校讲学,如章太炎、蔡元培、胡适之、陈寅恪、冯友兰、顾颉刚等等,使山大学子们能够有幸聆听到大师们的教诲。山东大学学术气氛浓厚,教学气氛热烈,各种学术团体蓬勃发展,文史研究和自然科学研究并驾齐驱,在当时的学术界可谓盛极一时。
    季羡林老先生曾经说过:“没有山东大学,没有王校长(时任校长王寿彭),就没有我季某的今天。”山大正是以这些大家为依托,将山大的人文研究与自然科学研究推向了一个又一个的高峰。即使在今天,由山大创办的《文史哲》杂志,也一直稳居全国高校文科学报发行量之首,并被业界作为一道标杆,在海内外有着广泛的影响。2010年4月,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正式成立,由该研究院发起的“尼山论坛”已举办两届,并于今年4月受邀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举办了 “巴黎尼山论坛”,向世界发出了自己的声音,取得了“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成功”。
  历史不会忘记,2011年5月16日北京时间20点56分,阿尔法磁谱仪(AMS)搭乘美国“奋进”号航天飞机升往国际空间站。AMS项目是上世纪末和本世纪初世界上最重要的科学工程之一,它标志着粒子太空探测新时代的开始。山东大学于2004年加入AMS项目组,全面负责其热系统的研究与设计,程林教授担任首席科学家。经过不懈努力,程林教授和他的团队成功解决了人类历史上首次带电磁铁在太空中运行的温度控制这一关键科学问题,为国际空间站上唯一的大型科学实验的建设做出了杰出贡献,并得到了丁肇中教授的高度评价。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出自易经的这句话被许多人奉为自己人生的圭臬。众所周知,《周易》是中国最古老最重要的典籍,被誉为“群经之首”,也是中国文化当之无愧的活水源头。而一提到周易,一提到周易研究,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山大、就是位于山大的中国周易学会、就是山大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世界著名学者、美国夏威夷大学教授成中英先生曾将“山东大学易学研究中心”的成立、山东大学《周易研究》的创刊和“中国周易学会”的成立,并称为“推动当代易学研究发展的三个重要里程碑”。随着易学研究成果的不断推广,我们有理由相信,古老的智慧与当代的文明相结合,就仿佛一盏指路明灯,高屋建瓴,为人们指明前进的方向,从而使我们前行的脚步能够走得更加沉稳。
    继承传统,弘扬传统,是山东大学不变的追求与承诺。然而,山大并没有就此止步,她正以开放的胸襟,现代化的视野,不断迈开走向国际化的步伐。双语教学、对外交流与合作,作为一名山大学子,我也切身感受到了其中的变化——今年暑假,我将和部分山大学生一起到美国蒙特雷国际研究学院接受短期培训。对于这些变化,在山东大学110周年校庆之际,香港文汇报曾撰文指出:“山东大学预计用十年时间,到建校120周年时,力争实现跨入世界大学排名前100位的目标。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一目标的实现,因为在过去十年中,山东大学在世界大学的排名已由1000多名跨越至现在的前300強。而目前数学、物理等8个科已经达到世界的前百分之一。”
    2012年暑期结束后,我将搬入山大洪家楼校区。在儒风流韵的校园里,漫步在古树下,凝望洪家楼教堂双塔哥特式建筑,你会发现,东西文化在这里早已相互碰撞并相互交融。我也将在这里,在山大厚重的人文积淀中,继承传统、立足传统,树立国际化的视野,在东西文化相对相望、相融相错中开启自己人生的下一段行程……

【供稿单位:法学院    作者:邵璇    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任编辑:庆娟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手机版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