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官网iOS app下载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心灵驿站 > 正文

历史照耀明天

发布日期:2012年10月16日 14:47 点击次数:

  山大校长徐显明在论述“何谓现代大学制度”时表示,现代大学制度起源于德国。1810年成立的柏林洪堡大学被誉为“现代大学之母”,蔡元培先生曾在这里求学,并首次成功地将洪堡的制度和精神带到了中国。
  这不仅让我们想到了20世纪初的北大——那时由蔡元培执掌的北大名流云集,新旧思想交互碰撞,成就了一段佳话,并对后来中国百余年的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然而为人所不知的是,在后来的岁月里,他的教育理念通过他的学生再一次被发扬光大,并成就了山东大学,乃至中国整个教育界的另一段“黄金时期”——20世纪三十年代初的山大,当时的掌门人是蔡元培先生的高足,曾历任中山大学、武汉大学、燕京大学教授、清华大学教授兼文学院院长、中文系主任的杨振声。
  创建于1901年的山大曾历经山东大学堂、省立山东大学、私立青岛大学、国立青岛大学、国立山东大学、山东大学各个历史时期。国立青岛大学筹备之际,在蔡元培的推荐下,杨振声于1930年5月出任国立青岛大学校长一职。 他秉承蔡元培“兼容并包”的教育理念,到校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广揽人才、聘请著名专家学者来校任教。梁实秋曾撰文回忆当时的情形,那时他和闻一多在上海,杨振声就专程来上海找到他们,说:“青岛那个地方还不错,你们可以到那里看一看,觉得合适,就可以留下当教授。”梁先生在文章中说,这种先尝后买的方法挺好,后来他们俩就到了青岛,并在那里留了下来。
  正是凭着这种坦诚和执着,凭着亲历亲为的不断努力,杨振声使更多的专家学者来到山大。当时的山东大学可谓阵容强大,人才济济:著名诗人闻一多担任文学院长兼中文系主任,知名作家梁实秋担任外文系主任兼图书馆馆长,教育家黄敬思担任教育学院院长兼教育行政系主任,数学家黄际遇担任理学院院长兼数学系主任,化学家汤腾汉担任化学系主任,生物学家曾省担任生物系主任,另外来校任教的还有语言学家闻宥、楚词专家游国恩、小说家沈从文、物理学家任之恭、化学家傅鹰等等。另外,杨振声还凭借自己的名望和地位,邀请名师大儒来校讲学,如章太炎、蔡元培、胡适之、陈寅恪、冯友兰、顾颉刚等等,使山大学子能够有幸聆听大师们的教诲。当时的山东大学学术气氛浓厚,教学气氛热烈,各种学术团体蓬勃发展,文史研究和自然科学研究并驾齐驱,在当时的学术界可谓盛极一时。
  尤为重要的是,制度建设上学校实行校务会议制度,把权力交给教授,教授治校。具体是由全体教授选出代表,由这些代表和教务长、各学院院长、各系主任组成的校务会议是学校的最高权力机构,这个权力机构的权力在校长之上。学校的一切重大事项,皆由教务会议审议决定 。在这样完整的机制框架下,即使校长走人学校的各项工作也不受影响。为使校务会决议落到实处,他还提出:“要学校有法制,第一个得从校长做起,校务会议的决议案,校长是第一个负执行的责任与遵守的义务的。”而这不禁让我们想起徐显明教授关于现代大学内部关系的描述,即:“明确大学的决策权、管理权、学术权与监督权四个平行权力间的关系,每一项权力都应得到其他三种权力的尊重,不允许其中的一种权力凌驾于其他权力之上,更不允许一种权力替代或侵害另一种权力。”
  山大之短时间内得到快速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杨振声个人的人格魅力。作为山东人的杨振声性格豪爽,为人正直,学术素养深厚。学校初创时期,除校舍外,几乎一切都要从头开始,而办学经费却仅40余万元,不到中央大学、中山大学和武汉大学等学校的三分之一。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他精打细算,压缩开支,两年时间节省下经费45万元用于购置图书和实验设备。他自己租住很大的房子,并让沈从文等人免费居住。他家的会客厅也成为山大人品茶论道的重要所在。在梁实秋眼中“身材修长,仪表甚伟”的杨振声也得到了广大教授的拥戴,豪于饮酒的杨振声甚至和赵太侔、闻一多、梁实秋、陈季超、刘康甫、邓仲存、方令孺等人一起,被戏称为“酒中八仙”,对此杨振声还自拟对联一副:“酒压胶济一带,拳打南北二京”。其实声震南北的何止是酒,当时山大的科研水平、教学水平稳步提升,使学界为之瞩目,其文理渗透的教学法得到了蔡元培先生的高度评价,由杨振声提议并主创的海洋科学研究更是独步国内,并在随后的岁月里,发展成为全国当之无愧的海洋科学研究中心。
  杨振声在山大的时间是短暂的,只有短短的不到三年的时间,在这三年的时间里,他倾尽心力,筚路褴褛,为山大日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并为山大创造了良好的声誉和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山东大学110周年校庆之际,香港文汇报曾撰文指出:“山东大学预计用十年时间,到建校120周年时,力争实现跨入世界大学排名前100位的目标。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一目标的实现,因为在过去十年中,山东大学在世界大学的排名已由1000多名跨越至现在的前300強。而目前数学、物理等8个科已经到达世界的前百分之一。”回顾历史,展望未来,感受山大不断前进的脚步,我们有理由相信,依托深厚的历史传统和现代化的大学制度,山大必将在未来的岁月里,重振雄风、再创辉煌。


【供稿单位:法学院    作者:邵璇    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任编辑:瑞敏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手机版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