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行走
发布日期:2012年10月22日 08:43 点击次数:
关于行走,记忆最初镌刻在三毛行走的撒哈拉沙漠里。黄沙滚滚、风沙呜咽、水源奇缺、物质匮乏。还有那置于大坟场的破旧沙土房:狭窄简陋,没有家具,没有床,顶上还有一个大窟窿……
三毛是个眷恋沙漠生活的女子,贫瘠广漠的大沙漠在她眼里充满了无穷的诱惑。她用她细腻、清新而又风致的文字,勾勒出一幅又一幅充满异国风情的沙漠画卷。作为第一位涉足大荒漠的东方女性,她以东方女性不常见的潇洒和诙谐,以中国人特有的广博与侠义的精神传播着现代文明。同时,她也以现代文明的角度观看古老文明与沙漠旧俗,并生动地记录着她在沙漠的所见所闻所感。她在《沙漠观浴记》中就生动描述了撒哈拉人的奇异生活习俗。虽然所写的那些事情已经很久了,但如今读来仍有一种震撼和不可置信。
三毛,为了爱和自由,甘心作一株荆棘花,无怨无悔地追逐着自己想要的生活。就像一场酣畅淋漓的甘露,倾洒在撒哈拉,成为撒哈拉最美的传奇,从此也给了世人最凛冽的向往。
从此,我深爱上了行走。就像一场盛大的旅行,因为荒芜的心情往往可以抚平很多想要一涌而出的杂念,想要流浪的心便有了最深层意义的归宿。于是,便会像毒药般迷恋上了旅行。不在乎目的地,不在乎晴天,不在乎路边风景,只是想要一份最纯粹的简单和自由。只要在行走着,只要那份心情,就是回归了最完整的自己。那是一种无以复加的感受,会让人像咖啡般上瘾。
也许,只有旅行者本身才能体会到那种心境:艰苦,自由,快乐。而每一次的行走、独行,是代价也是补偿。如果一个人的内心是强大的,在旅行甚至独行的过程中,他就可以承担和感受到比一般人更多的东西。有时候,做一个“特立独行”的人,并不是很容易,而“独行”也常常是有点身不由己。因为它的呼唤来自灵魂深处,就像混沌中脑门儿突然挨了一个爆栗,那份惊醒你根本无处抵挡。
我记忆中最深的一首歌,叫做《离开》。那是我最喜欢的一首旅行的歌曲,每次踏上另一片土地的时候总是轻轻哼唱。歌中她唱,离开,就像风筝飞向很蓝的天。肆意而自由,稍不留神心就会碎得颤颤巍巍,惶惶然。而那些旅行,也因为这首歌有了微笑的意义,成为我最美丽的风景,怕是一辈子也忘不了那时候自在的心情了。
我在过去的日子行走着,也在未来的日子里继续行走。
而一直在行走,一直在告别,才是行走永恒的姿势。永远都那么潇洒而淡然。
【供稿单位:信息学院 作者:覃夏慧 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任编辑:友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