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江淹于《别赋》中如是说。
——题记
又是秋末冬初的时节,走在路上,寒意逼人,几场秋雨,碧空如洗,一阵风过,满目凄怆,苍黄的树叶瞬间飞落,融入大地,期待着明年的重逢。总是在这种冬寒时,想起一些伤感的故事,想起别离。
仿佛人生来就是为了离别,千古文人墨客无不感叹,“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在那些已经渐渐泛黄的书页间,依稀可以看到云中锦书承载的愁怨,看到丝丝清泪滑落的不舍。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可曾记得,十里长亭的惜别依依,可曾记得,相执的双手,雨雾朦朦中的泪眼,浅吟低唱为谁,那首哀彻寰宇的琵琶只为你而奏,那杯酒初干,青衫隐隐的寂寥亦缘只为你。
犹记当年,白衣蹁跹,发如流泉,意气风发,你自遥远的尘寰中走来,落入汴京十丈红尘,一阕词,一支曲,洒脱逍遥,也记得龙头一望,黄金榜上,只剩得“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从此秦楼楚馆只有一个白衣卿相。
一幕幕相处,一幕幕悲欢,最终化在这一杯送别的清酒中,只剩“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凄凉。
词中离歌,曲中别赋,侧耳,细细倾听,你是否也能听见那流浪在遥遥无期的长河中那一曲绝响。
寂寂长风中,深衣翩然,抚琴而奏琴音铮铮,曲毕感叹一句“广陵散于今绝矣”,慷慨赴死,嵇康,连同他极爱的广陵绝响,就这样告别于碌碌尘世。
嵇康以绝不屈服于世俗官僚的方式,以最决绝的结局保持了自己的纯净和自由。死亡,是最残酷的别离。
那个坐卧不避的男子,那个“站时如孤松独立,醉时似玉山将崩”的男子,那个宁与挚友绝交,不同世俗同流的男子,那个隐居离尘,清雅如莲的男子,虽怀有举世之才,却一生鄙视权贵,不入朝堂,用一生清贵傲然于世。
死亡,绝音,广陵散曲终人绝,谁能否认嵇康是在用这种方式向世人作别,在向自己坚持的自由作别,“康刑前索琴而扶。玄起处风停云滞,人鬼俱寂,唯工尺跳跃于琴盘,思绪滑动于指尖,情感流淌于五玄……”,如莲如兰的容华终归消散在滚滚红尘万丈中,留下世人徒叹。
身上一线,衣间一针,“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离家之际最感人莫过母亲的温柔。或许你雄心壮志,我命由我不由天,誓要功成名就,锦衣还乡,或许你深情意切,绵绵如缕,可与慈母的温情相比,失色甚多,盼望游子一切安好,恐怕归期遥遥,特意将衣服缝补得结结实实,如此深情厚意,怎可忽视亵渎。
而今的我也离别了父母,离家千里,也终于明白了别之黯然销魂,在外一人,尤其佳节更是思家,但是想起母亲,想起那个小却温馨的家,就会觉得温暖。
我在这个渐凉的秋日,拥着一杯热茶,写下这一首离歌,突然觉得自己也很幸福,因为思念也是我的一种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