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官网iOS app下载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心灵驿站 > 正文

领悟《红岩》

发布日期:2012年08月25日 08:54 点击次数:

  《红岩》这本书读完已经有几天了,但书中描绘的画面依然历历在目,不时浮现在眼前,萦绕于心头,细细品味,感触不已……
  想起了成岗,想起了他被捕前镇定自若挂起的作为信号的扫帚。面对敌人的突击检查,成熟老练的他本有时间逃脱,窗外就是嘉陵江,纵身一跃,敌人能奈何之?但是,他没有。他沉着地为党做了最后的工作——发出危险信号,然后镇定地等待敌人的到来。因为在他心中,组织的安危永远比他个体小我的生命重要的多。
  想起了江姐,想起了她望着悬挂于城墙上丈夫的头颅时没有流出的泪水,想起了竹签钉入指根时她咬紧的嘴唇。她本纤弱女子,在失去至爱亲人后,是什么力量让她压抑下内心难言的痛苦,继续投入革命的洪流。她本是一介女流,在面对张牙舞爪的敌人时,是什么力量让她能够抵抗住敌人残酷的迫害,至死没有透露一丝党的秘密。
  想起了许云峰,想起了那恐怖的地下密室。这是由两道铁门封锁的地下密室,这里暗无天日,终年只有眼睛发着蓝光的老鼠到处乱窜;这里阴暗潮湿,墙顶不知从哪里来的臭水一滴滴落在地上;这里是敌人最严密的牢室,但却没有一个敌人愿意把守;这里……这里是何等让人绝望的环境,但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他用手指挖出了一条通往外界的通道,他本可一走了之,神不知鬼不觉。但是,他没有,他选择了放弃,放弃了自由,放弃了生命,以牺牲自我的方式为狱中其他同志保留下了获得自由、延续生命的通道,以自己的瘦弱之躯为其他同志撑起了一片蓝天。
  想起了刘思扬,想起了他放弃尘世一切的决绝。他出身豪门,荣华富贵,享之不尽;他就读高校,前程似锦。常人梦寐以求的一切,他都轻轻地放弃了,是那样的满不在乎,那样的不屑一顾,好似这一切都与他无关,这一切在他看来都如同空中飘絮、水中浮萍一般,风一起、水一漾,就都散了。是什么让他能够如此超脱?是年少轻狂还是另有所求?我想,在子弹穿破胸膛的那一刻,在他说出“你们先走,别管我”的那一刻,他高尚的生命给出了最庄严的答案。
  想起了华子良,想起了他狱中装疯卖傻十五年的隐忍。十五年啊!十五年意味着什么?十五年,一个人可能从生到死;十五年,一个政权可能由盛转衰。十五年可教人飞黄腾达,飞上枝头乌鸦变凤凰;十五年也可教国土崩瓦解,日月换新天……十五年,这是个太长的时间,这是个太大的变量,勾践卧薪尝胆不过十年,而华子良作为一个普通的中共地下党员,在没有任何个人、组织支持理解的情况下,装疯卖傻十五年,只等待重要的时机为党贡献一切,这是何等的隐忍?又需要何等的信念、精神做支撑啊!
  想起了渣滓洞,想起了渣滓洞中低沉的歌声,这是在为牺牲的同志“送行”。想起了新年时每个牢房贴起的对联“歌乐山下悟道,渣滓洞中参禅”“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是在鼓舞战士的斗志。这是在渣滓洞吗?中美合作所的渣滓洞吗?在敌人残酷的迫害中,他们何以如此乐观?他们不知道进了渣滓洞就没有放出去的可能吗?他们不晓得在不久的将来等待他们的可能是离别世界的厄运吗?不,作为老练的地下党,他们当然知道。但他们不担心,更不害怕。为革命牺牲对共产党人来说就如同回家一样,更何况他们知道自己所献身的事业胜利在即,在无数像自己一样的同志的共同努力下,自己的国家就要建立,自己的民族就要富强,你教他们如何不乐观,如何不高兴?
  想起了徐鹏飞,想起了他一脸焦虑的在地板上来回踱步,一圈、两圈……。想起了他在空荡的办公室里绝望地拍打着桌子,怒喊着、吼叫着……他成功地囚禁了包括许云峰、江姐、成岗等重要的地下党员,但结果却出乎其所料,他非但没有打破缺口,反而像困兽般被围困到地下党手挽手编制的锁链中。他绝望地到处撕咬,用尽残暴的手段,每次都渴望能够打出一条缺口,把地下党一网打尽,但每次又不得不以失败收场。那残暴的手段给人的感觉不是强大,反而让人觉得他很渺小,甚至可怜。在历史前进的滚滚车轮中,他以及他所代表的政党、政权正不可避免的被碾得粉碎。在即将覆亡的时刻,他发出的每一个声音,无论是狡黠的奸笑,还是愤怒的呐喊,在历史的眼中,都不过是临死前无助的哀鸣……
  远处响起的雄壮歌声把我的思绪从那个既遥远又亲近的年代拉了回来。时光如白驹过隙,那个迫害与镇压的年代已经离我们远去了。时光可以流转,有的事情却是不能忘怀的。我环顾四周,雄伟的教学楼、自由飞翔的小鸟、宽阔的马路、谈笑的同学、静谧的校园……多么美好,这一切与头脑中高墙围筑的白公馆、阴暗潮湿的渣滓洞、残暴无情的反动派形成鲜明的对比,这对比来得如此突兀,如此强烈,它就像海上掀起的巨浪般在我的心中上下翻腾。曾经那句熟稔于胸的话语再次显现在心头,是啊,今天的幸福生活真的是来之不易啊!它是无数革命先辈用鲜血浇灌、用不屈铸就、用生命换来的啊!如此幸运的我们,哪里能不感恩、不缅怀呢?
  在那个充满血与泪的年代,无数革命先辈以年轻的生命投身革命的洪流,以血肉之躯打碎旧世界,创造了新世界。如今,冲锋的号角再次吹响,前进的接力棒已经传到我们手中。身处和平时代,国家不需要我们去战场上抛头颅洒热血,但我们应该明白,时代在前进,国家要发展,我们肩上的责任并没有减轻。我们要在前人所建功业的基础上,用知识武装头脑,打破思想樊篱,以青春之我投身祖国建设洪流,用青春的汗水浇灌智慧之花,用默默奉献成就累累硕果。在这个冲锋号已经吹响的时刻,我们要勇敢地扛起从先辈手中传承下的红旗,昂首挺胸,向着前方、向着未来,勇敢前进!

【供稿单位:哲社学院    作者:杨月宾    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任编辑:君君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手机版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