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官网iOS app下载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心灵驿站 > 正文

莲台山游记

发布日期:2012年07月05日 14:47 点击次数:

  庚寅年仲冬月初八,气温骤降,是夜初为寒雨,晨后转而为雪,落地即化。天阴地湿,气清息寒。余夜梦初醒,坐床观雪,若风起之柳絮,似梨树之花开。临窗而立,寒意顿袭,忽忆及前日,天朗气清,师门登高,饮酒作乐;与今日眼前情景,心觉天壤。遂有感,信手而涂以记之。
  时维仲冬,岁在庚寅,赖吾师相邀,聚冯门子弟,同攀莲台山娄敬洞。泉城虽处山北水南至阴之地,然四面荷花,香飘满城;一城山色,美绝齐鲁。其间又有垂柳映带,湖光潋滟。老巷间家家泉水,胜景颇多;城外山山相连,绵延千里。山路蜿蜒,一路颠簸,然想心中所神往,亦因欢声笑语而忘。
  车行一小时余,至山脚娄峪村,偶有犬吠,时见炊烟。村后有一小塘,碧波荡漾,清可见底。仰望山顶,远见半山处有一洞,洞口呈三角状,杂草丛生,枯木环绕,是为娄敬洞也。是日,天朗气清,山风清冽,暖阳相伴偕行,大有春日寻芳之感。司机见此景象,深为之所吸引,便舍车,欣然随之同攀。山路崎岖,脚下凸石相阻,腿边荆棘相拦。手脚并用,开路碎石,披荆斩棘,此攀登之乐也。至洞口,见一平台,为后人修砌,台侧壁有石刻,字迹依稀可辨,为金代皇统间所镌。文曰:“汉朝娄敬先生号草衣子,住洞迄今千三百年矣。洞有古塑范蠡、张良先生之像,今者住洞道人徐真道及禹城善人张彦等。”
  余一行七人,小憩片刻,便入洞中。初立洞口,心中不觉战栗,望洞中黢黑一片,阴森可怖。幸吾师有备,随身携手电,居中照明。洞内土地平旷,有丈许高,甚为宽敞。同行司机玩笑,指洞侧一可容身之洞曰:“此土匪窝也。”一行皆大笑。行至过半,回望洞口,隐隐若现,若火焰山口,又似桃花源所记“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如仙境般。复行百余米,穷尽其洞,豁然开朗,眼前乃山谷焉。出洞有石阶,可通至谷底,亦与各处大小洞穴相连。
  山谷西向,远可眺望津浦线。重峦叠嶂,山雾绕其梁,如水墨画。出洞各处石崖,有数洞,皆有名。绝壁万仞之上,松柏掩映之中,洞穴处处,幽绝深邃,神奇奥妙。主佛殿与娄敬洞相对而立,建于山崖之上,殿内铜佛,睥睨山谷。顺阶而下,有三清洞,供奉元始、灵宝、 道德三天尊像,皆为今人所立,像后有平台,台上亦立三天尊像,有身无头,盖为后人所毁。复前行,遇一南天门,与岱宗之南天门不可同日而语,然石阶陡峭,却是颇为相似。一路洞府遍山:八卦洞内,仲夏清凉无比;火龙洞中,寒冬温暖如春;仙姑洞、玉女洗头盆、卧龙泉、老君洞等处皆别有洞天。
  行至王母洞口,便觉此中大有趣味,入洞,有赤脚仙人相迎,余一行似赴蟠桃宴,正应洞口题联“宴内蟠桃洞内寻”。此洞乃洞上有洞,狭长相通,纵贯而上,犹如深井,止容一人上下。攀至顶洞,俯视山谷,当是时,探幽访古之情、羽化登仙之感油然而生。古人登高必啸,当是时,效仿古人向远长啸,顿觉心胸大开。
  半晌,路遇一亭,亭中净无杂物,师门席地围坐,休憩野餐。席间觥筹交错,欢歌笑语,故事多多。沽酒数遭,酒过三巡,不觉夕阳西沉,一行七人,兴尽而归。
  吾辈常羡古人登高之闲情,然身处繁华都市,希求淡然,往往不得。心之所向,常忤逆于时,故或委曲求全,或沉沦于世。委曲易迷失自我,而沉沦则丧失殆尽。孔明曾言: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现世繁华之中,内心淡然于外。若于压力之外,摒除杂念,心外无物,于繁华中亦可求得淡然。此吾毕生之所求,亦必众人之所求也。


【供稿单位:文史哲研究院    作者:宋磊    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任编辑:张语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手机版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