阵阵晚风吹动着松涛,吹响这风铃如天籁,站在这城市的寂静处,让一切喧嚣走远。
——许巍《旅行》
初见那本书时,它躺在图书馆的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周围满满挤着其他门类的书籍,但它依然抓住了我的视线,因为它的名字——《蓝色天堂》,我不禁好奇,天堂到底是怎样的呢?翻开精致的封面,蓝色、海洋、风的气息、水的气息扑面而来。我如同童稚的孩子一般贪恋这其中清新隽永的味道,如饥似渴地跟随作者走进了这场旷日持久的旅行。一张船票,半生积蓄,几十个国家,五万多公里,一百一十四天的行程,她用自己的脚丈量了地球母亲的广阔的胸房。原来,她的天堂,是一场旅行。
一场旅行,是的。
即便不是这样的环球,旅行也是当得起“场”这个字的。旅行,淡淡两个字从唇齿间吐出的时候,总觉得有一种浪漫与憧憬萦绕在身边,迟迟散不开,只有将你怂恿到收拾行囊出发,它才肯善罢甘休。而你对它,却一点办法都没有。
或许,你曾在繁忙生活中挤出的一个短暂的假期里匆匆报了个团,上了一辆拥挤的大巴车,马不停蹄地跟随导游走遍一个个著名的景点,由着那景色如走马灯一般在你眼前闪现。
满脑的眩晕,嘈杂的声音,人群里令人窒息的浑浊气息。回程时收获的,只是满身的疲惫,恐怕就只剩相机里那几张“某某到此一游”的证据了吧。
这是旅行了吗?
不,亲爱的,这是旅游,而非旅行。
旅游是关乎脚的,而旅行却关乎心,旅游是一群人的,旅行却是一个人的。旅行是一个远比旅游宽广长久的多的词,旅游只是从定点到定点,而旅行却仿佛小石子激起的涟漪,慢慢荡漾开去,那波纹好似一波一波触碰你的心灵,带你的心走上那条朝圣之路,带你的心去寻找旅行的意义。
坐在行驶的列车上,看着陌生人的生活一幕幕、如蒙太奇一般划过眼前,如同霎那间穿越数人的人生,那种感觉不单单是幸福,更多的是宁静。列车不断前行,窗外的景色也影影绰绰地变换,你却不必惋惜过去的风景,因为你知道,它依然在那;而你更欣慰的是,前方有更多的故事在等着我们。
北岛曾说:“你没有如期归来,这便是旅行的意义。”这多少有些漂泊和凄凉的色彩。这种审美颇不符我们我们平时心中对于旅行的向往和期待。但是反过来想,人在旅行中消逝,在旅行中找到自己留下的理由,又何尝不是一种浪漫呢。
关于旅行的意义,沈从文却说:“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他的旅行,是在长久的一个人的走走停停中发现了珍贵的东西。有些东西是需要拉开距离才能看得清的,他用离开来看清了对自己来说最重要的东西。这是旅行带给他的幸福。
更有人说,旅行的意义不能赋予。因它本身就是一种圣洁的趋向和信仰。它的意义就在于它本身。
而旅行于我,是一场我与心灵的追逐。正如那句话所说“身未动,心已远”。似乎所有的动物都是向往自由的,人类也不例外。正如小鸟不甘呆在狭小的笼子,鱼儿不愿屈于闭塞的鱼缸一样,人类也是不能在钢筋水泥的牢笼中久处的。我们总会需要外出放风的机会,带给心灵一丝清风的自由与洗涤。你总需要自己一个人,去品味生命的淡泊,在一个能听得见自己声音的地方,和自己的心灵对话。或许等到下一次,耳边的怂恿声再次响起的时候,不要犹豫,打起背包,跳上最近的一部列车,带着心和身体就此放纵一场,也不负“旅行”二字在我们梦中划下的深深烙印。
然而,某日上网时,却发现“购《蓝色天堂》赢取免费船票,体验浪漫环球航海游”的诱人大标头,我不禁开始苦笑。
旅行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