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花树下白头人
发布日期:2012年05月25日 15:57 点击次数: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风吟开了古老泉城的序幕,鸟语啁啾,唤醒了色彩,跃上树枝草尖,杏花雨沾衣,有时两点三点,含娇蕊新吐,到处十枝五枝。水木清华的西校区,宛如初妆秀女的嫣然一笑,荡漾开来过路人的心。
伴着雨后的清新,阳光洒向路面,赏花人也逐渐多了起来,不时有人拿起手机相机,停下脚步,留住春的影子。在一株开满了像繁星一般红色花朵的树下,站着一位老太太,树枝遮住了她大半部分身体,循着她的方向,新绿的草地架起了一个相机,后面站着一位年逾古稀行动已有些不便的老先生,他缓慢地调整着相机,一边跟老太太交谈着,老太太则按着他的话调整着角度。这样的场景让我不禁驻足,猜想着老太太的表情,平静的抑或是幸福四溢的,呵,或许是嫉妒吧,那个叫做“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相伴。沾露的绿草,炽热的红花,饮尽风雪的白发,百般红紫的早春与人生的暮秋,本是两极之遥的事物,却在一树之下碰撞融合,凝固了满园韶光。我不禁想起了外婆外公,在晨曦笼罩下的农家小院中,一个生火做饭,炊烟袅袅;一个和食喂鸡,鸡鸣咕咕。外婆总说,人活着总是需要人作伴,先是你的父母亲人兄弟姐妹,然后你有了自己的家自己的孩子,可是不管怎样,总是要结伴而行。
但是世间的结伴总是从“有女一人,清扬婉兮”的相遇,到“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的相会,到“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的相印,再到“即尔偕老,老使我怨”的相弃,一曲《凤求凰》也落得琴音冷淡,木石前盟敌不过金玉良姻。人何曾是赤条条来去无牵挂,只是这弱水三千,当饮哪瓢?
又何止是爱情,世间一些相伴,乃如嗜癖,大抵不过如此,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写道:“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不是所有人都有幸有一人一物或是一癖,可相伴白头共赏花,西窗犹在,伊人何去,打翻尘世柜,终惹得一身尘埃。一个“情随事迁”乃是生命中不可把握之事,而更不可把握的则是俯仰之间已添的半鬓白发。
乃如这韶光易逝,唯有且行且珍惜。
【供稿单位:公卫学院 作者:王一鸣 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任编辑:丽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