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时间和未来的交叉路口
发布日期:2012年05月27日 09:53 点击次数:
高考分数揭晓之时,当知道自己挤过这座千万人争着抢着要过的独木桥时,悄悄背过身来吁了一口气,对自己说,总算可以放松一下疲惫紧绷的心,让身心都好好舒展一下了。
两天的填报志愿时间,坐在电脑面前片刻不停地搜着各种关于大学、学科和专业的信息,眼睛和大脑都被浮在电脑屏幕上面的方块字充斥着,整个人纠结的都要爆炸了。爸爸、妈妈、朋友和老师帮着梳理思绪,循循善诱希望找到我的长处和特点,但却苦苦不得。对什么好像都有兴趣,但是都浅尝辄止。长期渴望轻松无比的大学生活,不想选一些费脑的专业,还要考虑到专业的就业率和发展现状,这些对我来说,比高考还费脑筋。想想自己走过来的二十余年,居然都不知道自己将来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哪怕是为之疯狂的却为人所唾弃的兴趣爱好也好啊。
我身边的所有人,或理智或感性地帮我分析,试图将我牵引上正确的人生路途。我在一旁不知所措,手心微汗。爸爸妈妈说,他们都是前辈,都是过来人,你要仔细听。我在一旁圈出关键字,划出我尚可能涉足的专业,列出利与弊。
我站在大学的门前,不知如何将它叩开。
在志愿提交截止之前,我强迫症似的核对我的志愿一遍又一遍,填报的结果都是大家理智分析的结果。我不知道,我不知道该往哪儿走,侥幸地想,就算错了,也是过往人的经验,经验总是没有错的。
命运往往爱将人捉弄,尤其是像我这样看不清自己未来道路的人。
看不清自己的结果是被选择。因我填报的志愿过于热门和对自己的定位不清而被调剂到我现在就读的社会学专业。关心我的人都来询问,你的专业是要干什么的?读了将近一年学的我尚吱吱唔唔,眼睛里还是一片懵懂。
社团协会很多,想要在大学里弥补高中苦闷学习生涯的遗憾,便报了很多像校学生会、社联这样的优秀社团进行面试。因为不自信和腼腆,我一次次地败下阵来,看到大学里才气逼人的风云人物或默默无闻但踏踏实实知道自己要干什么的人,便低下头来。学姐学长说,在大学,学习和社团的平衡要自己掂量。一年下来,因为我自己的放纵让自己沉沦在各种社交网站、电影和课外书里,专业知识和社会活动能力却一点进步都没有。我知道要去看专业书,要多钻研多琢磨,要敢于表现自己,要锻炼口头表达能力和与人交往的技巧......可是我只觉得软弱和无力,面对枯燥的专业课本打不起精神,闭门已久早就失去了和这个纷杂世界打交道的活力。
“现在的大学生都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我们像他们那么大的时候,早就出去闯一闯了。”
你的位置在哪里?踏进大学的校门,我却还躲在象牙塔里,不知未来的模样。于是我决定要看清自己,起码看清在大学要走的路。
选修了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与职业生涯规划这门课程,富有经验的老师用几个轻松的小游戏入场,以每个人的姓名笔画数的多少为指标进行分组,很快一溜长长的队伍排出来了,然后报出每个人的笔画数,不符的就要被惩罚。看似很欢乐,但其中暗含着团队合作精神。我暗暗为老师的别出心裁叫好。
老师用科学而准确的概念阐述了接下来的其他活动,如列出自己喜欢的职业、未来想要的样子,交换卡片,所有这些活动都让我有拨开云雾见月明的感觉。老师用看似简单的小游戏巧妙地带领我们进入自己的内心深处,寻找自己最渴望的东西,那种感觉像是被迷雾包围的森林射进来一道光,仿佛让人看到了一丝丝的希望。
老师分析了现在社会上部分职业发展的现状,分析了成功人士带给我们的借鉴,分享了某些真实存在的学生创业求职的实例。所谓“老师领进门,修行靠个人”,老师只是在我们的生涯里起引路作用,就像一盏明灯一样,后来的路还是要自己一个人走的。
两年后就要开始准备走出去,三年后就只有那简简单单的几条路,闯荡还是继续学业,细细地想,岔路变得多起来,但总归有些思路了。
考研?工作?对待自己所读专业的态度?我所能做的,就只有把握好当下,踏踏实实走好每一条路。学好该学的,做好该做的功课。
在我们人生的分岔路口,亘古不变的是苍茫的时间。但是隐隐约约听到有歌者唱到:时间从来不回答,生命从来不喧哗。
未来,或许可以在思索中渐渐明朗。
【供稿单位:哲社学院 作者:陈应超 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任编辑:李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