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年,路过
发布日期:2012年05月21日 17:09 点击次数:
那一年从此路过,这个以爱为主题的地方,赋予这里的人爱的能力。
爱心社是温暖的家,他是小小的源头,关心着每一个兄弟姐妹。会在泡泡心情不好时听她倾诉,会在嘟嘟忙于社庆节目时常常给她留言安慰她,会在一个下雨天搬报纸时在自己的200份上压上畅畅的那200份……
家里有爱,也有责任。
那一年在这里,他学会了挑起沉甸甸的责任。他说,即使有一天真的感觉累了,也要为那一份责任坚持下去。
曾经,他抱着“豁出去”的心态写了封信给社长,大谈爱心社的各种问题,洋洋洒洒三四千字。当时还以为会“动摇军心”被“踢”出爱心社,哪知信一发出如石沉大海,迟迟没有回音。终于在快退社时,社长才告诉他:那封信我看了,写得很好,那些问题也正是我在思考的,但我没和你说。为了责任,所以去坚持。也因为责任,选择把想说的话都说出来,而不是咽回去。
爱心之旅的时候,走访,表决。手里攥着的,是几十个孩子的未来。他们为那一份责任,行走在青山绿水间,跋涉在漫漫山路上……这一路,为朴实而感动。警察叔叔帮他们拦过公交车,并对司机说:“他们想在哪儿下,就在哪儿下。”他们下车时,司机留给他们电话号码,说有什么事就找他。这一路,为不知位置的目的地而无语。走访一个孩子时,他们因找不到孩子的家向村民问路,村民告诉他们,向前走,看到一棵大树后左转……于是这一路走得相当纠结,每遇到一棵树,他们都要停下来琢磨琢磨那究竟算不算“大树”……这一路,也有过尴尬和无奈。那些日子,他们常在走访的路上搭好心人的“顺风车”,然而有一次走到半路,司机却停下来说什么也不肯走了,坚持要收费……这一路,他们傻过天真过。在县城里兜兜转转找不到方向的时候,他们会请求一个开面包车的叔叔载他们去目的地,竟然都没想过,素不相识地,人家会不会无缘无故帮助自己……幸运的是,好心的叔叔爽快地答应了……这一路上,他们“苦中作乐”,记得放放生日那天他们走访回来,坐在拖拉机上唱着《Happy birthday to you》,一路颠簸,一路欢笑……
那一年路过的时候,他还是个不喜欢小孩的人,却在支教的日子带了最小的孩子,同他们打成一片……“那些孩子……都是祖宗啊!”他笑着回忆。带着这群五六岁的小孩,每天就像放羊一样。他教他们唱《我要读书》,他们一个个捂住耳朵“嚷嚷”:“笨蛋哥哥唱歌好难听啊!”他们会在午饭后就早早来到学校,去“老师们”的寝室里转来转去,有时还要踢门……无奈的社员们只得拿出球给孩子们玩,搬出笔记本电脑给他们放电影……他在这些日子里慢慢学会去哄,去爱护这些“小树苗”,他有时会一手抱一个孩子,无比的欢乐……但是,有一个词叫做“乐极生悲”,有一次抱着一个见人就亲的小姑娘,莫名其妙被亲了一口,没了初吻,他气得火冒三丈却无可奈何……
那一年,他路过这里,用仅有的力量做着全心全意的努力。
时光流转,新人变了老人,带起了新入社的徒弟。他是个很好的师父,很用心地带新宝宝,教他们很多,会给徒弟们写长长的信,会很热心地帮徒弟的忙,尽管总是笑着“抱怨”徒弟们都不知道尊重他,见了面就拍啊打的……
习惯是可怕的东西。早已习惯了生活与爱心社相融的日子,忽然卸下这一切,拥有了一整片空白,轻松了,却也多了空虚,竟让人有些不知所措。“总感觉心里空空的,好像失去了什么。”他说。
“人生是一种无法抗拒的前进。”有一只叫做兔斯基的兔子如是说。人生就是在不断地路过,幸福的路也不能赖着不走。
爱心社有一句话:“未来是我们的,也是你们的,但终将是他们的。”这儿的人一年一年,来了又去。
人面不知何去处,桃花依旧笑春风。
这里的一切都变了,这里的一切又都没有变。
我们正经历的现在,不正是他们感慨万千的曾经么……
有什么关系呢?
那一年,用短短365天,路过了一个精彩绝伦的站点。
那一年,他只是路过这里。
【供稿单位:信息学院 作者:李健 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任编辑:彭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