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伏》自推出以来,在全国多家电视台取得了收视热潮,得到了全国广大观众的肯定。孔子也花了几天功夫看了一遍,赞叹道:“果真是一部无法按快进键的好戏!”他心想素日对弟子们的教化总不能拿出新鲜生动的例子来,现如今《潜伏》倒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于是他命众弟子回去观看《潜伏》,一星期后在课上讨论观后感。
一星期后孔子与众弟子齐聚一堂,上课铃响,孔子正色道:“大家看了《潜伏》有什么感受啊,说出来与大家分享一下!”
子路急忙站起来,说:“《潜伏》故事情节倒是有趣,只不过没有轰轰烈烈的爱情,而且翠平的结局让人纠结,还不如来个大团圆呢!”
孔子听了微微一笑,“冉有,你怎么看?”
冉有说:“我看了之后觉得很感动,让我发现了信仰的伟大,一个人一旦有了信仰,便可以抛弃一切,甚至自己的生命!男主角余则成长相平平,有时还略显懦弱,翠平更是天真质朴,头脑简单,可以说这部剧写的都是平凡普通的人物,与观众的生活像贴近,体现了作者对现实的关怀,这与老师的平日所讲相一致,是很好的。至于别的意见学生还没想好,暂且听听其他师兄弟的高见吧。”说罢,冉有拱手退回座位。
孔子听了略停了几秒钟,问道:“曾皙,你觉得呢?”
曾皙站起来,慢慢从学生中踱至讲台上:“这其一,《潜伏》可谓是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孔子:“哦,怎么说?”
“《潜伏》所表现的信仰与爱情克制而内敛,实乃中和之音也。余则成、左蓝、翠平、晚秋是剧中爱情故事的主角,左蓝是余则成的初恋对象和信仰舵手,最终因左蓝牺牲而没有在一起,后来与鲁莽的村姑翠平相濡以沫,又与天真可爱的晚秋擦出爱的火花,这不过是传统的三角恋,但这或纯真或浪漫或烟火的爱情纠葛一旦与险象环生的地下斗争相结合,那么不仅紧张的情节得到了调和,而且引得观众欲罢不能。在这四个人的感情路上,有生死永诀,有日久生情,有激情迸发,有合作默契,有辛酸分手,复杂的情绪与爱在剧中被处理得极为克制和内敛,没有轰轰烈烈,没有长篇表白,没有撕心裂肺,没有大吼大叫,再深挚的感情,也无非是通过一两句调笑的家常话,或者一个牵扯嘴角的平淡微笑就呼之欲出、历历在目了。这是对信仰和爱情的坚持,但不煽情,使得《潜伏》在硬朗潇洒中透出丝丝温柔和感动,这便是温柔敦厚,和谐之美。”
“结尾翠平一个人抱着孩子在村口期盼丈夫归来而度过余生,余则成为了信仰继续潜伏,远去台湾。这虽不是大团圆的结局,可这隐痛的爱却是建立在追随信仰之上的,追求信仰的成功与爱的别离因错落而引人入胜,因真实而感人至深,因克制而直指人心,这不得不说是当今浮躁的内地电视业的榜样!”
孔子捋须微笑,说道:“还有呢?”
曾皙答道:“前几日同友人聚会,无意间聊起《潜伏》,不聊不要紧,这一下子便引起了他们的兴趣,朋友们都说剧中信仰的力量分外感人。《潜伏》里的主要人物都是为信仰而生的。余则成最初的信仰是爱人左蓝,他最大的梦想就是和心中的女神过上幸福甜蜜的小日子,‘党国和主义’与他无关。怎料温婉可人的左蓝是个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爱人的策反让他在感情上无法接受,几近彷徨。可是随后亲见国民党内部的腐败彻底将他推向了共产党的怀抱,那时的他唯一的动力只为再见左蓝。天津的意外重逢给予了余则成继续革命的无限动力,左蓝的死让余则成最终找到了信仰,失去了左蓝的他唯有继续潜伏才是对逝去爱人最好的祭奠。而剧中翠平也为了信仰和余则成扮演着假夫妻,两人又因为共同的信仰和朴实的生活而产生了真实的感情。李涯在信仰上是比余则成还要坚定的人,李涯说:我运即国运。又说:我的理想,是想让孩子们能过上好日子。这句话说得很真诚,尽管实际上他还没孩子,天津站里也就他还是个单身汉,每天睡在办公室。在工作中,他勤勉、忠诚、执著、坚忍,在天津站蝇营狗苟一干人等面前显得格格不入。《潜伏》的热映不仅因为它有精彩的剧情、感人的爱情,更因为它有崇高的理想。朋友们都很羡慕那一代为信仰而奋斗的中国人,他们虽然身处枪林弹雨之中,但他们有追求的信念,这信念执着、不容怀疑!反观当今社会,许多人没有信仰,甚至不知道何为信仰。我们的人民一旦没了信仰,我们的民族就会变得没有凝聚力,一个不团结的民族又如何与强盛相联系呢?千百年来,中华民族以儒治国的安邦之道顺延了多少个朝代,我们的民族即便王朝更替,在世界范围内也一直颇为强盛,可是到了封建主义的后期,儒家的思想被冲淡,程朱理学的教义被丢弃,整个民族找不到追求时,我们便成了落后、被欺压的民族。现如今,社会上的人们被金钱利益所驱使,不顾礼义廉耻者不在少数,比如毒奶粉、三聚氰胺、地沟油……失去了信仰的我们也就失去了团结的力量。”
“我与众友人的一番探讨使我们发现了信仰的力量,也坚定了大家追求信仰的决心,《潜伏》无形之中附加了教育的功能,产生了可观的社会效益,这何尝不是《潜伏》发挥了‘群’的作用呢?”
大家全神贯注地听着,曾皙深吸一口气继续说:“30集《潜伏》可以分成若干个小部分,每一部分都有一个关键事件,同时与带有亮点的细节描写相串联,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带来了连绵不断的观看感受。而且人物的心理斗争、思考用计都被生动地表述出来,人物对白精彩、个性凸显,故事情节张弛有度,悬念设计合情合理。可以说,《潜伏》不仅有精彩的故事情节,紧凑的叙事结构和险象环生的悬念设置,同时也注重文化内涵的传达,剧中的人文因素诠释出爱情的力量、信仰的伟大和道德的无价。与其它谍战剧相比,《潜伏》并非宏大叙事,而是在细微处着手,通过几位普通人的感情折射出人性的真善美,升华了主题。形式与内涵并重的《潜伏》,文质彬彬,然后佳作!”
话音刚落,孔子拍手称赞道:“好,好,好,曾皙说出了我的心里话啊!”那边子路听后,深深地埋下头来为自己刚才的轻率肤浅而阵阵脸红。
孔子最后总结道:“《潜伏》有向上的主旋律和爱国题材的大胆突破,它新鲜生动的表现方法成为文艺与政治、道德教化完美结合的范例。希望在座有兴趣参与文艺创作的诸位能向《潜伏》学习,关注现实人生,从平凡与细微处入手解读严肃题材,别总是写一些令人敬而远之的英雄或者令人乏味的‘高大全’文章,正所谓文质并重嘛,要给读者或观众以新鲜感。”
众弟子或点头称是,或窃窃私语,或有所感悟。此时,下课铃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