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文选登:洪楼教堂
发布日期:2012年04月26日 08:39 点击次数:
在济南生活、学习了六年,六年的时间流里,恋恋不忘的除了波光如镜的大明湖,就是老校旁的这座教堂了。
教堂虽与老校仅一墙之隔,却并不属于老校,但耳鬓厮磨的久了,便和山大有了一层微妙的剪不断理还乱的情感勾连。于是,说起山大老校,便自然想起这座教堂。提及这座教堂,就不由地唤起学子们对校园时光的美好记忆。一座教堂和一所大学结合得如此紧密,这也是世所少有的吧。
教堂最为显眼的莫过于它高高的哥特式的尖顶。两座尖尖的顶啊从周遭兀立的树桠中腾空而去,直刺向漫远的蔚蓝的苍穹,仿佛要攫住上方的一片天空,叩问岁月的过往与人生的真谛。
我不是虔诚的教徒,也极少入内去听教堂的弥撒,更多时候是在校园里游走或从教堂门口路过的不经意间,驻足仰望。但它巍峨的存在却着实给予了我颇多的教益。它的挺拔安稳,它的永远不动声色的肃穆矗立,教我在收获时不忘感恩,失落时免于沉沦,它给予过我勇气和信心,教给我专注、执着、包容和雅量,让我在忙碌奔波的倥偬时光里,收获短暂的内心的踏实与宁静。
教堂的外面其实就是熙熙攘攘的广场,就是车如水马如龙的大道。斗棋的老者,咿呀学步的孩童,成双入对的恋人,再加上沿街叫卖的贩夫走卒,喧嚣似乎永远不绝于耳,但因了这座教堂和一墙之隔的老校,这喧嚣却也并非恼人,相反这一动一静的搭配倒颇有几分“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的意境。
从叶嫩花初、骤雨蝉鸣,到木叶尽脱、银裹尽披,我目睹过教堂四季的风景,也赏玩过它在风雪雷电,雾霭晴空下的百般妖娆,但印象最深的还是它像山一样厚重沉稳的基调,纵沧桑百年,依然亘古如斯。
面对着这不可知的教堂,我曾做过无数次的幻想。我幻想两侧的塔楼上会突然升起聒噪的鸦群,我幻想钟楼里会有一个尽职守责的佝偻的敲钟人,我甚至童话般的把幻想成一座城堡,里面生活着一对快乐的王子和幸福的公主......许多沉淀已久的故事碎片藉着这座教堂而在记忆的朱匣中再次泛起。
每有难开的心结,最爱于傍晚时分步至操场的草坪上,点支烟,携将着枝梢沙沙的风声,在一片氤氲之中对着教堂的尖顶,一边聆听教堂整点的钟声,一边遥望远处知新楼顶璀璨的暖色光灯,顿觉心灵澄清,莫名的会有一种感动和厚重在里面,不知不觉里对生活和校园的爱又浓了几分。相看两不厌,惟有敬亭山。教堂如一位慈祥的长者,与我做着无声的交谈。此时,似乎校园空空,惟有我和教堂,天地空空,也惟有我和教堂。胸中块垒就在这无由的冥思中点点融逝。
我之于教堂,不过是个匆匆的过客,而教堂之于我,却是一处静谧安稳的所在;老校之于教堂,平添了几分人文的底蕴,而教堂之于老校,不也正体现了刚毅厚重,朴实无华的山大性格吗?
【供稿单位:外语学院 作者:盛国伟 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任编辑:佳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