兜兜转转,寻寻觅觅,踏遍了宇宙间的每个角落,蓦然回首,才发现,最爱的风景其实一直在身后,这种感觉是不是很美?
我是一个相信命运的人,我始终相信春秋更迭、云卷云舒间,很多事情不能简简单单地视为巧合。一个人踏过的每一寸土地、偶遇的每一个人、由此展开的每一个故事都是冥冥之中上天的安排。怀着这种心态,我满怀感恩地踏进山大的校门;怀着这种心态,我仔细捡拾着生活的点滴记忆,小心收藏;怀着这种心态,我和《红楼梦》偶遇,从此再难释怀。
读书似乎是我从小的乐趣,《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永远是我心中的一泓清泉,《一千零一夜》陪伴着我童年的无数个日夜,稍大一点,我不再沉溺于美好的童话故事,《沉船》、《80天环游地球》、《娜娜》、《茶花女》、《傲慢与偏见》这些或歌颂或批判,或温情或冰冷的文字给了我一个又一个心潮澎湃的日夜,我如饥似渴地徜徉在书海中,将外国的名著们一遍又一遍品读,却似乎一直对中国的文学有着不痛不痒的疏远。当我把这些外国顶级名著都拜读过之后,才发现四大名著早就在我的书柜上沾满了灰尘。本以为,对于中国古代的文化瑰宝,我大概不会有幸也不会有兴趣品味了,但是,正是那冥冥中的缘分,让《红楼梦》最终和《基督山伯爵》、《飘》、《简爱》这些外国名著一起,成为了我反复品味的床头佳品,至今仍回味无穷。
《百家讲坛》可以说是我和《红楼梦》的介绍人,当年“刘心武揭秘红楼梦”正播得如火如荼,妙趣横生的讲解,黛玉、宝钗、宝玉、袭人之间错综复杂的爱情纷争,贾家与朝廷扑朔迷离的关系,书中一个又一个悬案,还有字里行间透出的线索、玄机,被刘心武的巧嘴说得兴致盎然。在如饥似渴地看过刘心武所有关于《红楼梦》的讲座之后,我兴冲冲地在网上找到周汝昌、周思源的讲座,看过之后仍意犹未尽。我发现,除非亲自拜读,实难解心中好奇,从此,我与《红楼梦》结缘。
提到《红楼梦》,不管是老人孩童,都能对宝玉、黛玉、宝钗的爱情纠葛娓娓道来,黛玉泪尽而终,宝玉和宝钗结为连理,这究竟该怪罪谁呢?有人恨宝钗、有人恨王熙凤、有人恨王夫人、有人恨贾母,甚至还有人认为黛玉的悲观性格、多病之身才是酿成悲剧的原因……阅读了无数红学爱好者,甚至是红学大师的著作后,我感到十分矛盾,究竟宝玉黛玉的爱情悲剧该怪谁呢?埋在书里久了,抬头看看世界、看看别的时代的爱情悲剧,我才发现,其实,正如所有在社会大环境中上演的悲剧一样,在封建思想统治的年代,每一个匍匐于所谓天子脚下的人都不过是时代的一个棋子,每个人的命运早在出生就已经注定。生在穷人之家,就只可以饥寒交迫地生活,整日做着奴才,对人们卑躬屈膝;生于大富人家,也许可以锦衣玉食,颇令贫苦大众艳羡,但是,依然是奴才,依然要向封建统治者卑躬屈膝,反倒少了一份来去自由的洒脱;生在帝王之家,似乎可以无忧无虑地享受荣华富贵了,殊不知紫禁城中又是别一番明争暗斗,臣子阿谀、妃嫔争宠、权利之争,每一件事情都不能够相信,每一段感情都值得怀疑……没有人可以选择,更没有人可以逃脱。所以,宝玉和黛玉作为封建大家庭的子女,他们的喜好终究不会是他们所走道路的凭证,一切的行为都会与利益、权位、家长的喜好挂钩。有人说是王熙凤的诡计害死了黛玉(此时处在80回之后,不可全信),但是,王熙凤何尝不是想讨贾母欢心,作为贾府上上下下人人记恨的人物,贾母就是她的救命稻草;有人说是王夫人和薛姨妈设计将宝钗推入宝玉的怀中,这是两个老太太为了争取贾家绝对地位的恶果。但是,亲上加亲永远是传统思想中鼓励的东西,王夫人想为自己的儿子找一个知根知底的媳妇,薛姨妈希望自己的女儿有个好的归宿,不是没有道理;还有人说是贾母嫌弃了黛玉,才让她最终没有机会成为宝玉的新娘。但是,从前80回中,我们大概可以看出贾母还是很赞成宝黛之恋的,最终,是黛玉病重无法为人妻还是他们设计陷害就不得而知了;关于黛玉的性格决定了她的命运的说法,我觉得恐怕是支持宝钗讨厌黛玉的人士的说法。确实,黛玉小性,爱发小脾气也爱闹小矛盾,但是,到了前80回的后面,贾宝玉已经在多次的“告白”中向黛玉表达了自己的心意,黛玉也已经真正放下心来,不再闹也不再恼了,不过,正如《红楼梦》刚开始那段绛珠仙子还泪报恩的传说一样,由于封建礼数封建思想的束缚,他们神仙般的爱情终究是在黛玉泪逝后黯然收场。宝玉和黛玉爱情的悲剧,不仅是他们二人的悲剧,更是封建思想统治下一个又一个悲剧的浓缩,可感可叹。
还记得贾宝玉出游太虚幻境的时候,将《红楼梦》中几乎所有的女子的命运作了暗示,使我大概知道每一个花一般生命的悲剧结局:十二金钗林黛玉、薛宝钗、贾元春、贾探春、史湘云、妙玉、贾迎春、贾惜春、王熙凤、贾巧姐、李纨、秦可卿;金陵十二钗副册香菱、薛宝琴、尤二姐、尤三姐、邢岫烟、李纹、李绮、夏金桂、秋桐、小红、龄官、娇杏;金陵十二钗又副册晴雯、袭人、平儿、鸳鸯、紫鹃、莺儿、玉钏、金钏、彩云、司棋、芳官、麝月……她们或是主子或是仆人,除了极少数逃过命运的捉弄,人生几乎都是含恨收场。
林黛玉、薛宝钗: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王熙凤: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史湘云:富贵又何为,襁褓之间父母违。展眼吊斜辉,湘江水逝楚云飞。贾元春: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兔相逢大梦归。贾迎春: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粱。贾探春:才自清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泣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贾惜春:勘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妆。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秦可卿:情天情海幻情深,情既相逢必主淫。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李纨:桃李春风结子完,到头谁似一盆兰。如冰水好空相妒,枉与他人作笑谈。妙玉: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贾巧姐:势败休云贵,家亡莫论亲。偶因济村妇,巧得遇恩人。她们都是人世独一无二的女子,冰雪聪明、才华横溢、天赋异禀,正如贾宝玉所说真真是水做的骨肉,冰清玉洁,不论是芙蓉花林黛玉,海棠花史湘云,牡丹花薛宝钗,还是昙花贾迎春,杏花贾探春,迎春花贾迎春,梨花妙玉……她们都是可爱的人儿,值得一个好人的珍惜和疼爱,但是看看她们最终的结局,或者尽泪而逝,或者死在凌辱之中,或者被强盗掳走,或者青年丧偶,还有的即使有荣华富贵,也是背井离乡,终日不能与亲人相见……鲁迅曾经说过,真正的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事物破坏给你看。《红楼梦》大概是悲剧的巅峰之作。
最后,我想将《红楼梦》中最钟情角色林黛玉的作品《葬花吟》作为文章的结尾。《红楼梦》中黛玉的每时每日,艰辛于她,心痛于我。
葬花吟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
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释处。
手把花锄出绣帘,忍踏落花来复去?
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
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
三月香巢已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
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
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飘泊难寻觅。
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闷杀葬花人。
独倚花锄泪暗洒,洒上空枝见血痕。
杜鹃无语正黄昏,荷锄归去掩重门。
青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
怪侬底事倍伤神?半为怜春半恼春:
怜春忽至恼忽去,至又无言去不闻。
昨宵庭外悲歌发,知是花魂与鸟魂?
花魂鸟魂总难留,鸟自无言花自羞。
愿侬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
天尽头,何处有香丘?
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
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
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