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县薛庄镇支教感悟
发布日期:2012年03月30日 16:06 点击次数:
转眼间,来到费县薛庄镇已经三个月的时间了,这段时间我担任了薛庄镇初级中学下属明德小学三年级的语文老师。刚到中学,我们就接到校长通知,薛庄镇有一个村小学情况特殊,需要我们三个山大的支教老师去支援,我们就成了三名小学老师。其实,对于格外喜欢孩子的我来说,教小学更快乐。
小学离我们中学很远,学校每天都会有车送老师过去。穿过一片片农田,一座座泥瓦房,才到明德小学,这里背靠大山,景色幽静美丽。一下车,孩子们就围了上来。也许是自己还未走出过校园的原因,一见到孩子们,那一双双充满渴望的眼睛,一张张朴素而单纯的笑脸,带着喜悦的笑容,心一下子就软到了大地深处。曾经,我也像他们这样,坐在教室里学习,走过十二年的喜怒哀乐,最终成为一名大学生。那时候的我们,条件不如现在城里的孩子,有多媒体教室,有实验室,同这里的孩子一样,我们有的只是童年的懵懂以及不受限制的丰富的想象力。如今,当我再一次走进课堂,转换了角色,当年懵懂的学生长成了老师,给孩子们讲课,心中几分欣慰,几分感动。
一整天都是在上课、批改作业中度过。孩子们学习热情很高,三年级的学生知道我们是大学生老师,好奇心强,很有新鲜感。当得知我们的到来让班里同学学习热情明显提高时,我们备感欣慰。这个小学离县城距离很远,生源主要来自本镇下面的农村。不少学生家里种大棚,父母平时忙于生计,对子女基本是撒手不管、不闻不问,有的孩子甚至早上不吃早饭,学生的学习素质更是参差不齐。不久我发现,态度与习惯不好是影响他们学习的主要祸根。为此我确定了育人目标:帮助改变习惯,从习惯入手,改变他们的学习、卫生、文明礼貌等习惯,让他们知道“习惯影响终身,态度决定一切。”同时,我以身示范,做好榜样作用;开展不定期的“品哲理文、找差距”活动;班内开展形式多样的比拼活动,激发孩子们的积极性;辅以座谈、谈心、交流等活动。潜移默化中,孩子们不知不觉地发生了改变。经过这三个月,他们的学习态度好了,学习习惯好了,学习成绩提高了,更让我感到欣慰的是,这里的孩子知道了学习的重要性,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
开学第二课,金色的草地,蒲公英的故事……想起大学舍友,想起她给我们讲蒲公英是黄色的小花,想起我们的诧异。我们都是很幸福的孩子,希望这里的孩子也是,他们的环境或许不如城里的孩子,但是他们却有着特别的善良和纯真。
来到这里的三个月,日子完全是我从未想过的样子,安静,美丽,一如窗外的大山,远处的农田,上课、备课、家访、买菜、做饭,忙得不得了。我喜欢和孩子们在一起,充实而纯粹。如果用一年时间做一件终身难忘的事,那么我需要更加努力。很多同学朋友都问我生活的如何,苦不。我不知道,只是生活完全不同了,不同于从前的日子,不同于从前的我,但我很开心快乐,也很庆幸自己当初的选择,没有后悔,没有退缩,谢谢你们,谢谢对我的支持,长期以来的忍让。
怕自己不够努力,抑或有一天热情不在,耐心不够,怕对不起这些孩子,对不起他们的走山路、吃从家里带的冷干粮,又或者我的不好,让他们有些许自卑、难过和伤心,想起他们面对黄土辛苦劳作的父母,有着多少期望和疼爱的寄托。我只是希望,心能更加坚强,更加富有力量,只有这样,才能给予这里的孩子更多。
有一种生活你没有经历过就不知道其中的艰辛;有一种艰辛你没有体会过就不知道其中的快乐;有一种快乐你没有拥有过就不知道其中的纯粹。支教的短短三个月中,我们学会了做饭、刨花生,甚至还学会了磨麦仁,在这里,我们得到了切实的磨练和提高,上了一堂又一堂生动的教育课。社会是大舞台,实践是大课堂。一次支教,将会成为我们每个学子一生的牵挂。
【供稿单位:校团委 作者:闫雪 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任编辑:亭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