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官网iOS app下载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心灵驿站 > 正文

“杜甫很忙”引起的文化反思

发布日期:2012年04月01日 14:34 点击次数:

  2012年3月,杜甫突然在网络爆红,关于他的涂鸦图片在微博上被疯狂转发。在这些对语文课本图片的“再创作”里,杜甫时而手扛机枪,时而挥刀切瓜,时而身骑白马,时而脚踏摩托……被网友戏称为“杜甫很忙”。
  “杜甫很忙”走红的原因,在笔者看来,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其一,杜甫此次走红是和一个网络工具“微博”分不开的。通过微博这个信息交流平台,面对着快捷的网络传播推荐,转发极为方便容易。在学习压力和工作压力的高压下,众多学生和上班族通过微博转发来娱乐消遣成为一种社会现象。其二,杜甫被恶搞和每个人的少年回忆密不可分。有网友戏称,这是“对那些年,我们一起恶搞过的古代人物!”每个人看到杜甫被恶搞的图片后,总能回想起自己青春年少的时候在自己的课本上涂鸦,尤其是对涂鸦名人乐此不疲。从这方面来看,“杜甫很忙”是对于昔日美好年华的一种怀念。
  然而,“杜甫很忙”这种社会现象的存在究竟是好是坏?许多网友认为这是释放压力的好方式。笔者确不以为然,“杜甫很忙”所造成的负面影响远大于它缓解压力的作用。
  对于杜甫这样被称为“中华民族脊梁”的伟大诗人,与他们相关的他一举一动对社会的价值观影响都是极大的。童心童趣的涂鸦无伤大雅,但当这个事件被放大确损害了杜甫作为民族文化代表的形象。对于青少年来说是影响了他们的价值观,而在世界范围内确损害中国的文化形象。要知道,杜甫是和李白以及其他一些著名的文学人物一起被我们作为文化代表人物去教育下一代,去向世界宣传中国的文化内涵的。被恶搞的杜甫如何来承担这样的使命?
  此外,你是否知道这种恶搞背后可其实是有网络公关和文化营销的魅影?是的,这场网络风潮的背后是专业的公关团队策划的,国内著名的营销人士薛永昱便是策划者。薛永昱坦言,“杜甫很忙”这组图片大部分都是出自他们的团队成员之手,是他们帮一个博物馆做的策划。你是否知道,当你在娱乐的时候,你其实是在为他人做嫁衣。因此,网民在对待网络现象要冷静思考,而不是一味地跟风随大流。其实,不单单是杜甫,在网络时代,以模拟和戏仿为手段的、寻求快感和参与感的网络狂欢时常出现,比如最近流行的“白素贞体”和“高晓松体”,笔者并不是反对大家的参与,而是希望每个人可以保持正确的价值观。
  “杜甫很忙”的现象以及它的炒作和公众的围观的状况,恰恰折射出了当下社会人文精神的失落和“迷茫”。历史文化名却带给人无聊感和戏谑感,这给社会敲响了一个警钟。如何让民族文化传承下去?笔者认为我们需要做的还有很多。
  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要以身作则,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对于文化保持自己应有的尊重。而在生活中,大学生则需要以自己的行动来传承民族文化。作为学生,我们对文化表达尊重的行为对于青少年的说服力远比专家老师来得大。笔者希望,每个人都通过自己的努力为文化传承做出贡献。

【供稿单位:文学院    作者:马丽丽    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任编辑:彭鑫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手机版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