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豪华酒店,“大胆创新”别用错了地方
发布日期:2012年03月20日 13:47 点击次数:
继昆明理工大学出现五星级酒店后,连日来,多名网友又在BBS和“微博”上爆料,云南农业大学新校区的农村干部学院内也有一五星级酒店,内部装潢很豪华。校方近日否认是五星酒店,并表示这是该校采取BOT模式引进企业全额投资建设的教学培训综合楼,是校企合作模式的“大胆创新”。而酒店工作人员则介绍说,该酒店按照五星级标准建造,房价在1245元左右,各种SPA和娱乐会所俱全,将于本月试营业。
五星级酒店不稀奇,但是高校里的五星级豪华酒店就有些扎眼了。社会公众何以对高校五星级酒店侧目?原因不外乎此:作为实施高等教育的主体,高校的正业该是推动高等教育的发展,为社会培养更多杰出的优秀人才,而不是经营豪华五星级酒店。当然,按照校方的说法,这不是五星级酒店,而是“大胆创新”之举。退一步讲,即使真像校方所言是“教学培训综合楼”,那么请问这是用来培训什么项目的,用得着如此豪华高端的设施、SPA还有娱乐会所?学校此举,无论是出于教学目的的高等培训项目,还是一如酒店工作人员所说的是出于盈利的需要,两种说法都很难服众。
平心而论,一定的硬件设施是高校推进高等教育的必要条件,本不可或缺,但五星级酒店、娱乐会所这些设施并非高等教育发展的必备条件。过度注重炫目的外在形式,主题内容就易流于虚空。曾几何时,大学占地越来越广,教学楼越建越大,豪华教学楼、豪华校门甚至五星级酒店等报道屡屡见诸报端,大学校庆更是成了众多高校比拼财力、规模、校友影响力的场合。与此同时,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却没能与硬件设施发展的速度保持同步。硬件与软实力之间的裂痕越来越大,高校发展一定程度上陷入圈地盖楼、大兴土木的泥淖,硬件硬,软件软,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软实力”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大学不是靠豪华教学楼和五星级酒店支撑起来的,真正能够体现大学水平的,是大学的教学能力、科研实力,此类“软实力”才是高校真正的“硬通货”。清华大学“终身校长”梅贻琦先生说过:“所谓大学者,非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豪华大楼只要有钱就能盖,提升“软实力”却不是仅仅靠资金投入就能解决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大胆创新”的五星级酒店对于培养杰出人才的作用微乎其微,教育的主题是立人,能够培养人才的大师比什么都重要,这些是高楼大厦、豪华酒店解决不了的。
笔者认为,云南农业大学校方的“大胆创新”似乎用错了地方。高校的“软实力”还没有臻于化境,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这样看来,若是校方把争取豪华酒店投资的“大胆创新”应用到加强科学研究、培养科技高端人才、提高高教综合竞争力方面,届时再讲自己的“大胆创新”,相信社会会给予更多的赞许,而不是如今对所谓教学培训综合楼版豪华酒店的质疑。
【供稿单位:政管学院 作者:李闪闪 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任编辑:亭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