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的8月份,作为山东大学研究生支教团的成员,带着光荣的使命,我来到了服务地点——宁夏吴忠高级中学。这里的环境比我们想象的要好的多,初来宁夏的我们受到了校领导、老师和学生们的热情欢迎,这种热情让我们多了一些温暖,少了一些劳累。
支教生活是清苦的,寂寞的,单调的,来到不久我们便投入到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去。我所教的课程是高一数学,虽然对于一个非师范类的本科毕业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但我有信心教好这门课程。支教开始,我就把自己当作本校正式老师对待,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不迟到,不早退,努力的完成学校领导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跟同事融洽地相处,对学生拥有一片爱心。
作为一名支教教师,我首先端正的是自己的教学态度。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严格根据教育大纲的要求进行教学。由于教学经验的不足,学校给我们配备了相应的指导老师。平时,我主动与指导老师进行教学工作上的沟通交流,虚心向指导老师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我严格要求自己,服从领导的各项安排。支教对我们每个支教老师来说,都是一次磨练,毕竟它打破了原有的生活规律,要具备吃苦耐劳的精神。因此,当我加入“支教”队伍之前,自己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不管遇到多大困难,一定不能退缩。
当我第一次走进教室,全体同学都站起来高喊“老师好”,我不由地震撼了。看见他们那么可爱,听到他们响亮的回答,自己好像回到从前,回到了高中时代;看到他们那充满着渴望的双眼,听着他们那稚气未脱的声音,自己有一种想一下子把自己所有的知识传授给他们的冲动。我暗下决心一定要以百倍的热情投入到支教这份伟大的事业中去。
教学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必须有充足的经验,当然也必须具备充足的知识。经验是你是否能把知识正确有效的传授给学生的前提,要不然你就算有再渊博的知识你也未必能讲出来。要上好一堂课,前提是要备好课,不上没有准备的课程。在备课时,我在参考教案的同时,还必须考虑本学校的教学资源、学生的水平等,从学生的角度去备课。课堂上改变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方式,采用师生互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在不断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我一有时间就走进其他老师的课堂,学习他们的教学技能,通过对比,思索自己有哪些不足,或者哪种方法能使学生更容易接受,快速地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
一位优秀的教师不仅要教学质量过硬,还要对学生关爱有加。在与学生的相处中,我始终坚持换位思考的方式,处理学生问题时尽量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不能强硬,那样会伤害学生的心灵。一有时间,我就跟学生进行交流,甘愿做一个学生的“倾诉者”,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和学生内心的世界,与他们经常沟通,掌握每个学生的情况,不处理没有把握的事情。通过这一举措,学生有什么事情都愿意向我寻求帮助,我也非常愿意帮助他们,这也是对我的肯定。
支教三个月来,经历了许多事情,点点滴滴,一次又一次地让我深思;拥有了许多感动,大大小小,一次又一次地影响着我。这里的一切,都使我明白了:条件的好坏,关键在于自己怎样看待,拥有一颗奉献的心,一颗感恩的心,生活永远是美好的。在路上,当学生亲切地喊到“老师好”时,我感到孩子是那么可爱;当把科学的学习方法交给渴望求知的孩子,我觉得我找到了自己的价值。我工作着,收获着,付出着,感动着,可以说每时每刻都面对一种挑战,人民教师的职责使我克服重重困难,我用行动战胜自我,从容的面对困难,战胜困难。
在这里,我学到了许多未曾学到的东西,而这一切将使我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获益匪浅。在这里,我们苦过、累过,却依旧笑着。我们迷惘过、徘徊过,可依旧坚持着。支教虽然辛苦,但是锻炼了我的意志,提高了我的能力,让我在苦中作乐中提高了身心健康水平。支教不仅让我结交了很多朋友,收获了友谊,支教更使我长大了,学会了吃苦耐劳,深刻体会到了团队精神的重要性,收获了教育经验,提高了教书技巧。从支教中也知道自己水平有限,今后必须加强学习和锻炼,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我相信在我即将走过的这一年中,支教将在我的生涯中写下不平凡的一页,成为我生命旅途中的闪光点,丰富我的人生阅历,开阔我的眼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