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官网iOS app下载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心灵驿站 > 正文

铿锵三人行

发布日期:2012年02月23日 10:03 点击次数:

  来法国以后,经常在网络上看到这样的说法:现在的法国城市里,还有哪个地方没有很多中国人啊!下面总是附和者甚众。而每当这个时候,我总是忍不住想跳出来告诉大家:“我这里明明就没有多少中国人啊,就三个,还都是汉办派的志愿者!”              
  我所在的这个城市叫永河畔拉罗什(la roche sur yon),位于法国西部大西洋沿岸卢瓦尔河大区旺代省,距法国第六大城市南特仅有四十分钟车程。与卢瓦尔河大区第一大城市南特和第二大城市昂热加起来华人足足超过两千人的景象不同,拉罗什虽然与中国城市(淄博)结为友好城市,却鲜有中国人的身影。原因很简单,这个城市实在是太小了,全市人口不过5万,中午走在距市中心不远的居民区都很少遇见人,更不用说遇到中国人了。
  2010年9月,当我和来自大连外国语大学的王雯锦、姜文佳在这个城市结识,之后我们参加市政府与淄博二十周年友好城市活动的会议时,才不得不无奈地承认了这个事实:作为法国外省中,无论游客人数还是接待能力都是第二的美丽的旺代省省会,整个城市中只有我们三个中国人而已。
  如果一个城市里没有能够引导自己的同胞,那刚开始的生活就无可避免地要困难一些。因为虽然这里的居民都朴实善良而热情,但是在很多事情上的想法难免和中国人有所出入。比如几乎所有人都用一脸“很好吃哦”的表情推荐我们这种奶酪、那种奶酪,可是我们在KEBAB(一般是阿拉伯人开的土耳其烤肉店)的时候还是一起大义凛然地喊出:“Sans fromage!(不要奶酪!)”。我们在各自的接待老师的推荐下手机卡都无一例外地签了ORANGE(法国三大通讯运营商之一,类似中国的移动或联通),然后过了几个月才发现在法国的中国人尤其是学生更多地用的是Simyo的卡。因为Simyo的卡通讯费比大的运营商便宜很多,但是在欧盟其他国家不能使用,导致经常去国外的法国人都不太使用它。可是对于我们这些穷学生来说,每月看着昂贵的手机费用一点点地白白溜走,这实在是很心疼的一件事情。
   但快乐也总是出乎我们的想象。十月份的法国西海岸依然是艳阳高照、花香怡人。周末的时候,我们三个人总会在王雯锦那里举行一场声势浩大但规模颇小的聚餐。之所以声势浩大,是因为每次做饭,总会动用厨房里一切可用的厨具,各种材料,皆备一齐。而之所以规模颇小,则是由于浩浩荡荡的做饭运动之后,其实做出来的很可能仅仅是一个火锅而已。即便如此,搜寻调味料的工作也依然是任重而道远。因为我们都不知道这个没有中国人的小城里究竟哪里有中国超市,所以在各种工作需要途经南特的时候,从南特的中超(中国超市,我们的简称)里背东西回来就成了一件大事:老干妈、豆腐乳、酱油、醋、面条、芝麻酱、火锅料……甚至是白菜,各种瓶瓶罐罐、林林总总总是一大包。话说回来,当我们发现原来离市中心不远就有中超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年的三月份了。
  教学之余,我们一起去市中心的电影院教小孩子写毛笔字、送剪纸,为来参加影迷见面会的中国导演做翻译,然后拿了电影院送的票,约好一起去看一部“不那么恐怖”的电影。我们会去超市买东西,买很多很多的东西,齐心合力把它们搬回家里去。我们会去市中心唯一的一条商业街闲逛,从半个地球外的国家大事谈到身边的新闻八卦,为签不签手机、换不换银行讨论良久,试穿那些正在打折的衣服和鞋子,跑到高级化妆品店里去欣赏自己根本买不起的香水,在拿破仑广场的长椅上一边说话一边啃RogerSicard的羊角面包。
  我们在经过别人家的时候会偶然发现:“咦!院子里有一棵核桃树!”然后在地上搜寻半天,为找到一颗“红杏出墙”的小核桃高兴不已,再一人一瓣把它吃掉;我们在永河畔的山谷散步的时候遭遇过好几棵栗子树,之后,周末捡栗子、洗栗子、煮栗子、吃栗子又成了十一月的一项大任务;我们会蹲在草丛前研究那些看起来似乎可吃的野菜,谈话里充斥着“你说这个是不是野芹菜?”“你觉得这个炒一炒再加点辣椒会好吃么?”诸如此类的话题。
  当意大利北部还沉浸在冬日的凄风苦雨中时,三月的法国西海岸,初春就悄悄地到来了。嫩绿的草地上,一丛丛鹅黄的水仙在和暖的微风中摇曳;各户人家的房门口,一株株热情的山茶正忙不迭地吐露芳香和妖艳;窗外的大树仿佛在一夜之间就绽出了无数的新芽;和煦的阳光和朵朵白云又重新降临。这时,文佳终于完成了自己的硕士论文,万事俱备,只欠答辩;而雯锦则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法语和商科的考试,一心一意地等待申请学校的面试通知。不到两个月之后,我和文佳就要离开这座生活了仅仅八个月的城市,而雯锦因为学校课程的关系还要独自一人呆到七月。
  在异国挥洒的青春,既有使命、奉献,也有友情与收获,而与你们一起绽放青春的日子,即将戛然而止。在此之前,请允许我谨以此文作为微薄的纪念。


【供稿单位:国际教育学院    作者:曹佳    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任编辑:江宁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手机版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