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报告题目
慢性压力导致抑郁的动态机制和防治策略探索
二、报告嘉宾
崔一卉 教授 浙江大学脑科学与脑医学学院
三、报告时间
2024年6月18日上午10点
四、报告地点
趵突泉校区教学六楼6322会议室
五、嘉宾介绍
崔一卉,浙江大学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百人计划研究员,浙江大学脑科学与脑医学学院与附属邵逸夫医院双聘教授。课题组专注于慢性压力转化为内在情绪的分子、细胞和环路机制。精通电生理、神经编码,在体钙成像、分子生物学、动物行为分析。主持多项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国自然优青,国自然面上,省杰青,省重大原创等),作为核心骨干参与科技创新2030-脑计划抑郁症的发病机制及干预技术研究。担任Neuron,Molecular Psychiatry, PLoS biology, Cell Reports等国际知名期刊特邀审稿人。中国神经科学学会应激分会委员,中国生理学学会青年委员为委员,浙江省神经科学学会分子神经生物学分会常委,浙江省神经科学女科学家分会委员。代表作以通讯或者第一作者发表在Nature(同期背靠背两篇),Neuron(封面论文),Biological psychiatry等期刊上。应邀在Neuron,Trends系列等期刊上以唯一通讯或者第一发表评论或综述。多篇文章被选为Web of Science“高被引”和“热议”文章,研究成果获中国科学十大进展(2/8),浙江省自然科学一等奖(3/5),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7/9),浙江大学十大学术/青年学术进展(2次)。
六、报告内容
压力是导致情绪变化的重要因素,短期压力有助于生物体的生存,而长期压力往往伴随神经环路的器质性病变,神经稳态失衡,最终导致抑郁。然而,压力是如何唤醒神经系统,又是如何导致抑郁的动态机制一直是悬而未决的谜团。团队前期工作发现,外侧缰核簇状放电编码负性情绪和抑郁状态(Nature 2018 a,b)。基于该发现,我们进一步探索压力导致抑郁过程的动态机制,这将有助于我们全面理解抑郁症发生的始动环节和关键分子。在环路层面上,我们发现,压力能引起外侧下丘脑-外侧缰核环路的特异模式的成对放电(40Hz-100Hz),该放电模式在慢性压力下不断重复,从而导致外侧下丘脑-外侧缰核突触可塑性增强,内稳态发生改变,最终导致抑郁情绪的发生。在该环路利用光遗传方式人为导入该放电模式,能成功诱导该环路的突触可塑性和小鼠稳定持续的抑郁状态(Neuron, 2022);而“去增强”该环路可塑性,则能产生抗抑郁效果(unpublished data)。进一步研究我们通过活性依赖的病毒标记策略建立了压力/非压力神经元的特异性双向标记策略。发现并明确了外侧下丘脑-外侧缰核环路中“压力神经元”的比例、在解剖分布上的亚区特异性、以及与慢性压力诱导的抑郁样状态演化过程中的动态因果机制。我们发现压力神经元之间会优先形成突触连接,这些突触连接是主导抑郁样状态发病的核心功能单位(unpublished data)。该研究首次将“赫伯法则”运用到情绪领域,并将活性依赖的病毒标记策略引入压力编码领域,找到了压力导致抑郁的动态神经底物,并利用光遗传等手段实现了“情绪状态”的移植。在细胞和分子层面上,我们发现神经元自噬在压力导致抑郁的动态过程中起着“双向开关”的调节作用。自噬在压力过程中按需启动(On-demand Mode),在压力的早期和晚期合理调控自噬有助于帮助神经系统维持稳态,从而预防压力和快速缓解抑郁情绪(unpublished data)。该研究开拓了自噬调控情绪的神经科学新领域,提出了全新的抑郁症分子标记物,为压力导致抑郁的新机制和新靶点提供进一步的全新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