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 正文

太空资源开发与利用专题研讨会在威海举行

发布日期:2024年07月21日 09:45 点击次数:

[本站讯]7月19日,由中国宇航学会空间科学与试验专业委员会主办,山东大学(威海)空间科学与物理学院、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钱学森空间技术实验室承办,《空间科学与试验学报》协办的“太空资源开发与利用专题研讨会”在威海举行。

undefined

会议特邀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研究发展部部长王巍担任会议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孟飞、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术才、中国工程院院士曹喜滨、中国工程院院士冯夏庭、中国科学院院士范瑞祥、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得天、中国科学院院士段慧玲等7位院士为共同主席。中国宇航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一然,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长刘波,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校长谭忆秋;山东大学威海校区党工委书记仇道滨,威海校区副校长夏利东、刘战强出席会议。

undefined

仇道滨在致辞中介绍了山东大学空间科学学科发展的历程和取得的成绩,表示学校将持续支持推动空间科学学科发展,积极深化与兄弟单位的全方位合作,为太空资源开发与利用作出山大贡献。

undefined

王巍对太空资源开发与利用领域创新发展寄予了深切期望,号召科技工作者加强空间科学与试验领域产学研用的深度交流与合作。

undefined

王一然表示,当前太空探索活动进入新阶段,对太空资源的有效开发与利用,是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新途径,需要全球范围内的通力合作。

研讨会上,王巍院士作题为“太空旅游技术体系发展设想”的报告,提出秉持“经济性、安全性、便捷性、持续性”发展理念的太空旅游技术体系构建设想,梳理了太空旅游共性关键技术与发展思路,经论证初步提出“星汉巡天”太空旅游技术规划设想,与去年在北京召开的“首届空间科学与试验专委会学术研讨会”提出的“天工开物”太空资源开发计划协同推进,分阶段、分步骤实现亚轨道旅游、近地轨道旅行、环月探险旅游、环火探险旅游、抵木探险旅游,实现航天技术应用和太空资源开发的市场化转型。

4B252

段慧玲院士团队作题为“太空资源开发与利用中的物质输运/能量转化机理及应用”的报告,指出物质输运与能量转化是贯穿太空资源“勘、采、用”的共性科学问题,太空极端环境赋予其独特的意义和挑战,需突破现有的基础理论、模拟算法、测量技术框架开展研究,助力人类探索深空。

undefined

范瑞祥院士作题为“商业航天发展及思考”的报告。报告称中国航天的发展,使我国在基础能力、人才储备等方面具备了商业航天快速发展的能力,高效、低成本的商业火箭是支撑太空资源开发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打开地月空间之门,实现“地月经济圈”太空产业开发的有竞争力的发展方向,并提出商业火箭展望及思考。

会议共进行了30余场精彩报告,来自空间科学与试验领域的专家学者、工程技术人员及研究人员,聚焦国家重大任务与工程,针对地外天体资源开发、太空旅游、商业航天等方向的内容进行交流与研讨,较为全面地展示了近期太空资源开发与利用领域取得的成果,系统性地展现了我国太空资源开发利用体系的构建、商业航天新兴产业、月面建造与制造、科学与技术试验及载荷研究等最新进展和研究成果。

undefined

本次研讨会将推动更多中国创新力量融入空间科学与试验领域,为谱写航天梦、强国梦的辉煌新篇章贡献力量与智慧。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及一院、五院、六院、八院、九院、十二院等单位,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山大学、山东大学、同济大学、吉林大学、东北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宁波大学、湘潭大学、太原理工大学、成都理工大学、东华理工大学等国内高校,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深空探测实验室、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等科研单位的专家学者代表参加会议。


【供稿单位:威海校区宣传部 空间科学与物理学院    作者:宋坚 吕英波 陈博    编辑:新闻网工作室    责任编辑:赵方方 董瑾扬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