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 正文

中山大学鞠实儿教授做客“稷下风”讲坛

发布日期:2011年11月04日 09:38 点击次数:

  [本站讯]11月2日,由山东大学研究生院、党委研究生工作部主办,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承办的第289期“稷下风”讲坛在山东大学中心校区学源报告厅举行。来自中山大学的鞠实儿教授带来了题为“论逻辑的文化相对性”的精彩报告。论坛由哲社学院院长刘杰教授主持。
  鞠实儿教授在报告上开宗明义地指出,逻辑的合理性是相对于文化来说的,而这也正是逻辑学的文化转向的哲学基础。为了论证这一观点,鞠实儿教授从“逻辑”一词的意义讲起,总结了给“逻辑”意义的两种视角,即主观法和客观法。他结合Scholz的六种逻辑类型,简要介绍了“逻辑”一次的用法以及逻辑发展的谱系结构。鞠实儿教授指出,逻辑的开放性问题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重要话题,他认为逻辑的谱系是一个开放类,因此,逻辑既没有枚举定义,也没有本质主义定义,当然,这也并不意味着逻辑的用法完全无法刻画,对于逻辑特性的局部描述则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方法。随后,鞠实儿教授提出了广义逻辑学的概念,并且进一步指出,逻辑的合理性命题是一个综合命题,并且这一命题的辩护以演绎方法为元方法。鞠实儿教授将逻辑分为两类:第一类逻辑(即西方逻辑)和第二类逻辑(非西方逻辑)。通过演绎方法,鞠实儿教授分别展示了对于这两类逻辑合理性的证明,并且最终得出结论:逻辑的合理性命题在整体上不可证,而在局部上,第一类逻辑的合理性是可证的。第二类逻辑即使在局部上也不可证,这是由于当文化经过了翻译和解释之后,便丧失了原有的文化背景。因此,西方不可能对于非西方的逻辑进行合理性的研究。因此,我们可以得到两个结论性的原则:即逻辑的文化平等原则和逻辑的文化相对性原则。最后,鞠实儿教授与在场师生进行了进一步的交流讨论,对于同学和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耐心的回答。
  鞠实儿,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逻辑学家。中山大学哲学系系主任,全国重点学科(中山大学逻辑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山大学逻辑与认知研究所所长,国务院学位评定委员会哲学学科组成员,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评委,中国逻辑学会副会长,中国数学学会数理逻辑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广东逻辑学会会长,《逻辑学研究》主编。主要研究方向为非经典逻辑,逻辑哲学和认知与文化。主持国家级项目2项、教育部项目7项、省级项目2项;连续主持三期211和二期985项目;在Epistemologia,Journal of Philosophical Logic,Studia Loigca,IJCAI等重要国际学术刊物、以及《中国社会科学》等国内刊物和文集发表论著共60余篇。

\ \


【供稿单位:哲社学院    作者:文/孙慧中 图/王波    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任编辑:红岩 柏霖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