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 正文

免疫相关基因表达调控研究取得新进展

发布日期:2011年03月02日 10:51 点击次数:


    [本站讯]近日,医学院免疫学研究所高成江教授领导的课题组在免疫相关基因骨桥蛋白(OPN)和I型干扰素(IFN-β)的表达调控研究中取得多项新进展。研究成果连续在国际重要学术期刊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2010,285(27):20452–20461,影响因子5.328)、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2011,286(7):5519-5528,影响因子5.328)、Journal of Immunology,2011,186(5):3173-3179,影响因子5.646)上发表。
    OPN是重要的机体反应蛋白,对天然免疫及获得性免疫均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OPN表达调控的研究对于阐明机体免疫反应产生的机理、寻找免疫调节治疗的新途径具有重要意义。高成江教授的课题组发现,Toll信号通路活化可诱导巨噬细胞中OPN的表达,表达的OPN主要是胞内形式OPN (iOPN);转录因子NF-κB 和AP-1可通过与转录辅助因子p300特异性结合,从而使OPN启动子区的NF-κB 和AP-1的结合位点相互靠近引起染色质构像改变,即形成染色质环,从而激活OPN的转录。该研究明确了Toll样受体对OPN的表达调控作用,并从表观遗传学的角度揭示了OPN的转录调控中的分子机制;首次发现了OPN启动子区顺式作用元件在LPS刺激后可以形成染色质环,为启动子上游距离较远的顺式作用元件如何协同启动基因的转录提供了理论依据。
    I型干扰素IFN-β 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抗病毒细胞因子,但研究也发现IFN-β 的过度表达与各种感染性疾病、自身免疫疾病和多种过敏反应等密切相关。因此,研究IFN-β的转录调控机制特别是IFN-β 表达的负调控机制,在临床上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高成江教授的课题组通过OPN过表达及小干扰RNA技术发现,Toll信号通路诱导的OPN表达可反馈抑制IFN-β的表达及其下游的信号转导;该课题组还发现配体依赖活化的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 γ)在体内和体外可抑制LPS 和Poly(I:C)诱导的IFN-β 的分泌,并且这种抑制作用是通过抑制转录因子IRF3 结合到IFN-β 的启动子实现的。这些研究成果为阐明I型干扰素表达调控机制提出了新的认识;为寻找基因转染防治由IFN-β 的过表达导致的病毒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免疫调节疗法提供了新途径。
    以上研究工作得到了山东省“泰山学者”科研启动经费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的资助,主要由医学院博士后赵伟和研究生王丽娟完成。]

【供稿单位:医学院    作者:赵伟    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任编辑:亭亭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