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 正文

中华诗词学会原副会长蔡厚示访文学院

发布日期:2010年04月16日 10:38 点击次数:


    [本站讯]4月12日,著名学者、诗人,中华诗词学会原副会长蔡厚示教授访问文学院,并作了题为“诗词的欣赏与创作”的讲座。文学院院长郑春会见了蔡厚示教授。文学院吕慧娟教授、张可礼教授、龚克昌教授等参加了会见。
    张可礼教授主持讲座。讲座中,蔡厚示教授首先朗诵了自己创作的新诗《寄赠》:“当我走过你格子窗前,我向往你窗里的甘甜。当你怨黑夜过得太快,我已化作远方的云烟……”优美的诗句、严谨的韵律令人赞叹不已。随后,蔡厚示教授提出,诗歌的欣赏与创作紧密相连,两者之间能够互相促进,学会欣赏才能真正学会创作。蔡厚示教授认为,诗歌的创作与欣赏有三点要求:第一,要读懂语言。不懂语言就无法欣赏古典文学作品,更谈不上文学创作。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应当学好外语,读懂原创语言才能真正欣赏外国诗歌作品。此外,诗歌的语言需要特别认真推敲,读诗过程中遇到不懂之处应当及时请教老师,也可以自己查阅工具书,弄懂词句的意义。第二,要注意诗句的结构顺序。没有结构则不成“章”。对于一些“现代派”的诗歌不讲章句、难以读懂的现象,蔡厚示教授认为,朦胧是一种美,但如果朦胧到谁也看不懂,那他是不赞同的。蔡厚示教授讲解了三种典型的诗句顺序:空间顺序、时间顺序以及逻辑顺序。他认为,写诗歌要有逻辑、有因果,还要讲求严谨含蓄,简练的诗歌更令人钦佩。第三,要讲求意境。蔡厚示教授说,中国的诗歌与西方最大的不同,在于西方诗歌讲求形象,而中国诗歌还要求意境。这两者的差别在于,形象是平面的,是二维的,而意境是立体的,是三维的。对此,他提出了创造诗歌意境的“十六字诀”,即“情景交融、声色兼备、时空流转、虚实相生”,“虚实相生”尤其重要,写诗不能太“老实”,要注重以真情做基础发挥想象,让语言更加生动形象。
    讲座最后,蔡厚示教授与现场学生进行了交流和互动,回答了同学们关于古典诗词在现代的发展、新诗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旧体诗在新时代的改革途径以及青年人欣赏旧体诗的建议等问题。蔡厚示教授幽默的话语、妙趣横生的典故讲述赢得了现场同学的阵阵掌声。同学们纷纷表示获益匪浅。
    蔡厚示,1928年出生,江西南昌人,厦门大学教授,福建社会科学院研究员;1949年毕业于厦门大学,曾长期任教于厦门大学;80年代初调福建省社会科学院任研究员,并兼任国内外多所高等院校的客座教授;曾任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现为该学会顾问。 ]

【供稿单位:文学院    作者:康丽    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任编辑:莉荔 晓娟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