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 正文

马来平教授呼吁加强麒麟文化研究

发布日期:2012年01月11日 15:04 点击次数:

  [本站讯]近日,为落实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光明日报》与《联合日报》共同推出了“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政协委员建言献策”专栏,山东省政协委员、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院马来平教授的《麒麟文化研究亟待加强》一文作为开篇之作,一经发表便备受关注。
  文章指出,《春秋》首次记载了“西狩获麟”一事,但未述及麟的外形,这为人们留下了充分的想象空间。后人在麒麟身上不断倾注新的希望,遂使麒麟集各种动物“优点”于一身,演变为具麋身、马足、牛尾、黄毛、圆蹄、角端有肉的神物,俨然成为一种文化符号了。事实表明,这一符号具有十分厚重的文化内涵:以仁爱、中和为核心;以吉祥喜庆为基调;以刚健有为为导向;以民俗民风为主要表现形式等。总之,麒麟文化凝聚了中华民族五千年优秀文化的精华,同时也是儒家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从起源上说,孔子的生死和事功与麒麟紧密关联,也正是孔子最先把麒麟和周礼、仁道联系在一起;从精神实质上说,麒麟文化以仁、和为核心,是儒家文化基本精神的生动诠释和具体表现。不过,麒麟文化反映了老百姓的物质、精神需要,代表了他们某些方面的价值观,其发展的动力主要依靠老百姓,具有民间性和兼爱意味,对儒家文化有一定超越。
  麒麟文化不仅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资源,而且加强麒麟文化研究对于儒家文化的深化、齐鲁文化的拓展、山东旅游资源的扩充以及中国国际形象的塑造等都具有重要价值。但目前学界对麒麟研究的参与度不够,相关历史文献缺乏系统整理,对麒麟形态的演变轨迹、麒麟文化与儒家文化的关系、麒麟文化研究的社会价值和国际意义等基本问题的研究仍显薄弱。
  文章呼吁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麒麟文化的系统发掘、整理和保护,将麒麟文化研究与产业化列入省文化发展总体规划之中,努力把麒麟文化打造成为山东又一张响亮的文化名片。
  马来平,文史哲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省政协委员,民建省直属山东大学总支主任,山东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中国科协专家咨询库专家。

【供稿单位:校报    作者:王静    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任编辑:红岩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