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 正文

哲学何以慰藉

发布日期:2012年03月06日 10:14 点击次数:

  大家都说这个世界是浮躁的,我们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有时还会感觉像一团乱麻捆住了我们的手脚,我们动弹不开,而当我们试图寻求解脱和慰藉的时候,我们却找不到能让躁动的心安静下来的良药。有人说,哲学可以慰藉那被遗弃在荒漠的心灵。可是,那些几乎与学院里的哲学八竿子打不着的一类又该如何从哲学那里寻得到安慰呢?英伦才子型作家阿兰·德波顿携带着他那本《哲学的慰藉》翩然走来,来到我们的世界,带着一种对普通人的怜悯,开始了他的述说。我猜想他是一个安静的哲思者,不过,安静并没有给他带来自闭与佶屈。我们不用担心那种云里雾里的概念游戏带给我们的对哲学退避,我们完全可以跟随者他的思路去走进一位位哲学家们塞满典籍的书房,选一个僻静的角落,去沐浴永恒哲理的圣光。
  我们生活在一个被常识拘限的世界里,每个人面前都有一个雷池,你想提出疑问、挑衅常识?如果是,那好吧,你就等着众矢之的的命运吧。于是,你我变得畏怯懦弱起来,面对常识的统治,我们选择随波逐流,有时甚至会无视明显的错漏。不过,一位身材矮小、留着大胡子、秃顶、扁鼻子、大嘴、走起路来还摇摇晃晃的丑陋智者看不惯如此的情形,他会随时来到人们中间,向任何一个被常识所统治的人突然发问。他显得自信而清醒,以独立思考的姿态向常识挑战,当我们哑口无言于和他的辩论时,我们会突然发现常识是如此的不堪一击,这个小个子也绝不是出于愤世和妒忌的异端。可惜,这位勇敢、智慧、正直的老者却遭受了人生最悲惨的命运:行善却被判为作恶。他的死敌米利图斯等人高傲地宣布着他的生命行将灭亡,而他却义无反顾地坚持着自己理性的律令,从容地喝下了那杯毒酒。当然,他并不认为与世不合就是真理的化身,以英雄的姿态对抗多数人也未必一定正确。他的故事告诉我们:“如果我们追随他的榜样,努力做到永远听从理性的律令,就会得到最大回报。”(《哲学的慰藉》第44页)那他的回报是什么呢?据说,他死后不久,雅典城就判处米利图斯死刑,流放了阿尼图斯和莱昂,并斥巨资为他树立了一尊青铜像,当戏剧《帕拉米德》上演时,他的名字一出现,观众竟然都忍不住哭了起来。这就是出生于雅典的苏格拉底带给我们的对于与世不合的慰藉。
  作为年轻人,我们已经或者还没有走进广阔的社会,但我们也许同样会梦想着自己有一大笔财富——或者为了满足口腹之欲,或者为了乐善好施,或者为了完成儿时周游世界的梦想。似乎,足够的金钱才能使我们变得快乐。有位哲人并不会因为我们的“拜金主义”而朝着我们当头棒喝,他教给我们要合乎理性地审视自己的欲望,使我们免于制定错误的谋求快乐的方案,进而帮助我们奔向真正的快乐。在他眼里,财富虽不至于让人痛苦,但如果我们只有金钱而没有朋友、自由以及经过剖析的生活,就绝不可能得到真正的幸福。相反,如果我们拥有了友谊、自由和思想,即便在金钱上我们有所或缺,也绝不会不快乐。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完全可以藐视金钱,像魏晋风流之士那样视金钱如粪土,我们完全有必要先去消除匮乏带给我们的痛苦。也就是说,我们应该尽力满足自己的衣食之需。如此之后,在清茶淡饭和丰盛筵席面前,我们就可以大方地选择前者,而把更大的精力用在寻找朋友、追求自由和思考生命之上。这便是来自四季常青的萨摩斯岛的伊壁鸠鲁所带给我们的对于钱财缺少的慰藉。
  当你面对一个与你的主观愿望有着很大冲突的现实时,我不知道你通常会以什么样的态度去面对它。是忧心忡忡,还是无动于衷?是唉声叹气,抑或总结教训?我想,会有很大一部分人在刚开始遇到挫折时表现出了盛怒、自怜、焦虑、怨恨、自以为是甚至是偏执。我自身的体悟是,当我以这些姿态去面对愿望与现实之间的冲突时,这个世界似乎变得更加狰狞可怖。有位哲人信心满满地保证说,当我们能够静下心来用理性看待事与愿违的情况时,我们一定就会发现,其实这些都没有什么,至少要比我们的焦虑轻得多。他所谓的“理性”还有一个更高的层次,那就是我们要意识到自己的脖子上多多少少会套着一团绳索,有些事情与原先的愿望出现很大的误差就变得理所当然。对于这些必然的事情,我们再激烈的反抗也毫无意义。我们要做的是心甘情愿地去接受它们,从自发地接受必然之中减少冲突的强度,也就给我们自己找到了明白无误的自由。“何必为部分生活而哭泣?君不见,全部人生都催人泪下。”(《哲学的慰藉》第117页)这是塞内加教给我们的对受挫折的慰藉。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缺陷:要么身体上有残缺,要么智力上有不足,要么手头上的事情没有完满地解决,要么就是人与人之间总免不了存着些罅隙。在这些缺陷之中,我们要特别注意智力的层面。你说什么样的人才是真正的智者?也许有人会说智者应该博览群书,也许有人会说他应该有高度的创造性,也许还有人会认为他总是在以一种傲视的姿态来面对群氓。可是,有位智者提醒我们,要放弃地域的偏见和自我的分界,去做一个世界的公民,从整个人类的高度去审视自己的知识,去衡量事物的真价值,去追求真正的智慧,进而获得幸福与健康。我们要向虚伪和愚昧开战,摒弃出于懒惰的晦涩与枯燥,去从比我们更聪明的人那里提炼出智慧的精华,返归到最本真的自我,不再死守书本,不再攀附显赫,从自己身上得出最真切的洞见。不要担心自己是多么的微不足道,不要畏惧在伟大的灵魂面前我们显得如此的弱小,这位智者用他的行为和论述激励着我们,他使我们相信,即使是智力上有缺陷的小人物同样可以重新塑造出一个崭新的自我。他就是蒙田,这些就是蒙田教会我们的对缺陷的慰藉。
  有位哲学家悲观地宣告,人的存在就是一种错误,因为人的一生之中总在充满着无尽的痛苦。当人面对无限的时间与无极的空间之时,难免会感受到自我是在无意义地生存。人生的过程如同一个钟摆,总在痛苦与无聊之间来回地摆动,于是很多人变得消沉、伤心,黯淡便构成了他们长久的色调。但是,这位哲学家的论调没有止于对整个人生的否定,即便在他眼里当我们意识到我们的境遇只不过是千千万之一时我们便已经可以感到慰藉。他自己都在宣称,他之所以宣扬人生苦难的目的正是在于寻找到一个可靠的指针来引领这悲剧的人生。他告诉我们,需求的代价是昂贵的,我们不要对这个世界有太多的欲望,也不应当从别人那里期待过多。我们要禁绝一切欲望,抛却一切世俗的需求,驱除理性的迷雾,超越现象世界而进入作为自在之物的意志世界。也就是说,我们要把眼光投向自我,致力于内在的自我丰富。他还找到艺术和哲学这两种有效的方式,把痛苦转化为把人们从苦海中解救出来的知识,帮助我们摆脱需求与欲望,获得自由与幸福。相信很多人都能猜得出这位哲学家正是大名鼎鼎的叔本华,他教会我们如何用哲学来慰藉痛苦与伤心。
  同样是面对痛苦,尼采的处理方式似乎比叔本华要积极和健康得多。他不仅承认和接纳痛苦,而且要把痛苦看作是通向任何善的自然的、必经的步骤,他以超人的姿态悦纳着困难、仇恨、妒忌、贪婪和权欲带来的历练,力争把一切负面因素升华、点化、扬弃。“他可以把愤怒、怜悯、好奇、虚弱的幼苗培植得像棚架上美丽的果树一样果实累累,收益丰润”(《哲学的慰藉》第247页),他劝诫那些性情浮躁的人们切莫因为疼痛就干脆拔掉一颗臼齿,也不要刚到山峰的半山腰就弃之而去。他希望我们学会坚韧不拔,学会战胜脆弱和伪善,不要迷恋于“安逸的宗教”而把自己生命的潜能抽干。从他那里,我们还学会了要继续对我们所向往的东西保持着信念,哪怕我们永远也得不到。在他看来,幻想把痛苦的状态笼统地加以消灭就如同要消灭坏天气一样愚蠢,这便是我们从尼采那里得到的对于困难的慰藉。
   阿兰·德波顿的这本《哲学的慰藉》正是选取了上面提到的六位哲学家的故事进行了生动活泼、通俗易懂地阐述,对应着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各种困境。德波顿想告诉我们,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多多少少都可能都会碰上其中的一两种,而哲学可以给我们带来安慰。可是,有人也许不禁要问,当我们真正深陷各种困境和麻烦之中时,哲学的慰藉真的管用吗?如果哲学能够慰藉人生的话,那么读书真的是一件幸运的事情。可是,真正生活的哲学不是从书本上学到的,它来源于我们对生活的切身体悟。那么,德波顿这本小书的真正意义就如同本书的中文译者资中筠先生在译序中所表达的那样,我们可以忽视哲学家们的具体主张,把着眼点放在他们所共同体现出来的不随俗、不从众、不畏权势的独立人格,以及通过深思熟虑而得出自成体系的对宇宙、对人生的真理看法。然后,我们就要把这些看法付诸行动,以大无畏的精神捍卫、宣扬之。也许,这才是哲学“爱智慧”的真谛,才是作者要与读者分享与共勉的启迪,才是哲学真正对我们的慰藉。由此,我想起那些选择哲学作为自己专业的人们,我要祝福他们,祝福他们在进入哲学之后真的就找到慰藉的资源,让自己的人生之路越走越顺畅,越走越充满无尽的智慧力量。

【供稿单位:《山东大学报》2012年2月22日    作者:刘乾阳    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任编辑:刘婷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