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 正文

刘建亚教授做客大众讲坛畅谈数学文化

发布日期:2011年05月16日 08:26 点击次数:


    [本站讯]5月15日,应山东省图书馆和齐鲁晚报共同邀请,数学学院院长刘建亚教授做客“大众讲坛”,作题为“数学文化”的专题演讲。讲座在山东省图书馆一楼报告厅举行,社会各界人士及数学学院学生聆听了讲座。
    刘建亚教授立足于数学文化、数学文化的传播以及数学文化人三个方面,结合大量史例和图片资料,畅谈了他对于数学文化的哲学思考。
    在人类发展历程中,数学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早已是人们的常识。演讲中,刘建亚教授引用罗素的观点,利用形象的金字塔图形,阐明了数学是高于自然科学的形而上学,是人类文明基本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数学文化的内涵,刘建亚教授分别从狭义与广义两个方面进行了阐释:狭义上,数学文化是数学的思想、精神、方法、观点、语言,以及它们的形成和发展;广义上,它更包含了数学家、数学史、数学发展中的人文成分、数学与各种文化的关系。通过对数学与自然科学研究方法的比较和关于哥德巴赫猜想在数学与自然科学中不同性质的举例,刘建亚教授再次强调了数学在科学中的独特地位,并指出数学是一门不同于自然科学的形而上学,其任何定理的产生都必须经过形式的逻辑推导,具有极高的严谨性。
    “数学是所有科学的女王,与此同时,因为数学在人类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又可以说数学是所有科学的女佣。”这是刘建亚教授对于数学形象的阐释。他认为数学是真、善、美三位一体的学科。数学之真在于它是所有科学的女王;数学之善在于它对其他学科的产生发展有益或有用;数学之美则在于它的冷而严峻、屹立不摇,欣赏数学之美需要一定的视力基础和数学基础。作为一门崇高而又严肃的学科文化,数学自然有其传播途径和平台。对此,刘建亚教授以《西方哲学史》一书和哥德巴赫猜想为例介绍了数学文化的传播方式。数学文化传播可以分为一手传播、二手传播等方式。一手传播即为数学家本人,在从事数学研究的同时,阐释数学文化。二手传播则是数学评论家对数学文化的普及。除此之外,大众亦可以通过品读数学评论家的著作后以口耳相传的方式传播数学文化。
    作为一直致力于研究数学并传播数学文化的数学文化人,刘建亚教授结合自身心得体会谈起数学对数学文化人积极而深远的意义。他谈到,只有数学能够处理无穷的概念,研究数学的人拥有强大的思考力,数学能够帮助人们培养更强大的思考力。他赞同培根所说的“数学使人周密”,还提出了数学使人独立、数学使人不器。他强调说数学是数学人与自己心中的上帝之间的对话,或者说是与自己心中的“绝对”的对话,它是一种思想而不是工具,正如孔子说“君子不器”,数学便是这样一种君子般的“不器之学”。刘建亚教授分析了数学家在社会上的“小众”地位,引用了哈代的名言“如果不朽不是一个完全荒诞的词汇的话,那么数学家最有可能不朽”,激起台下听众热烈的掌声。此外,刘建亚教授还幽默风趣地同现场嘉宾和听众聊起了数学“花絮”,另眼看数学,从不同历史名人的角度再现了数学的万变之美与独特魅力。
    讲座最后,刘建亚教授回答了台下听众的提问,同时向听众赠送了自己参与编撰的《数学文化》杂志。
    “大众讲坛”是山东省图书馆与齐鲁晚报共同主办的大型公益性讲座,内容涉及时政热点、文学艺术、法律讲解、健康知识、经济论坛、科普教育等,自2006年3月开办以来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次数学文化讲坛的举办,反映了社会对数学及数学文化的浓厚兴趣,以及对山东大学数学学院及刘建亚教授教学及科研工作的高度认可。同时对于数学学院,本次讲座是81周年院庆系列讲座之一,也是院庆筹备工作的重要部分,更是数学学院走出校园、走向社会、服务民众的有力举措。
    刘建亚,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山东大学数学学院院长、山东省数学学会理事长、Advances in Mathematics of Communications杂志主编、《数学文化》杂志编委。入选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首批“国家级教学名师”奖,受聘“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任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member。  |  |   
]

【供稿单位:数学学院    作者:闫海伦 田雪    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任编辑:亭亭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