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 正文

中国社科院谢地坤教授谈中国哲学现状

发布日期:2011年06月04日 15:02 点击次数:


    [本站讯]6月3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所长谢地坤教授在知新楼作了题为《中国哲学的现状、问题及其出路》的学术报告。哲社学院院长刘杰主持报告会。
    谢地坤教授提出,他所讲的“中国哲学”并不是中国传统哲学,而是中国的哲学,即哲学大类下的八大二级学科(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外国哲学、伦理学、逻辑学、美学、科技哲学和宗教学)在中国的状况。针对中国哲学发展的现状,谢地坤教授认为,相对于中国巨大的人口基数,大约两万人的哲学研究队伍人数相对有限。当今中国哲学呈现出“马中西”(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三足鼎立的局面,其中“马”最为突出。
    谢地坤教授分别就“马”、“中”、“西”进行了阐释。他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目前主要承担了马克思主义教材编写、马恩全集历史考证版研究和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研究,但是却存在着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人类思想史上的革命作用,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认识论、辩证法、价值观及其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等方面的问题。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中国哲学史研究逐渐由“史”的研究走向“论”的沉思,但是,研究同样面临哲学史研究同哲学理论的思考关系问题,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的关系问题和文化保守主义或者文化批评主义的问题。他认为,中国的西方哲学研究几十年来也经历了多个阶段,并呈现出重视翻译工作、翻译与研究并举、专题与通史相结合等特点;中国的西方哲学研究存在着跟着讲、照着讲,没有自己的理解等问题,甚至学风和翻译等基本条件也存在很大问题。
    通过论述和分析,谢地坤教授认为,中国哲学的重任和出路是从“体系意识”转变为“问题意识”;从“本土视域”转变为“世界视域”,努力扩大哲学视野;从“马中西”三个学科的分立转变为三个学科的“视域融合”,逐步确定“大哲学”的观念。
    谢地坤,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哲学所所长;哲学所学术委员会委员,副主任;哲学所学位委员会委员,主席;哲学所职称评定委员会委员,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高级职称评委会成员。中华全国外国哲学史学会常务理事兼秘书长,中国翻译学会理事。  |   ]

【供稿单位:哲社学院    作者:文/田英 图/王波    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任编辑:莉荔 卢琳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