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 正文

稷下风:儒墨道学术源流与姬楚文化

发布日期:2010年04月08日 08:43 点击次数:


    [本站讯]4月2日,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院博士生导师郑杰文教授做客研究生院、党委研究生工作部主办的第184期“稷下风”研究生学术讲坛,为同学们作了题为《儒墨道学术源流与姬、楚文化》的讲座。
    在讲座中,郑杰文教授畅谈了儒家、墨家、道家的学术渊源及特色,并用姬周农耕文化与荆楚手工制作文化之区别的视角对其进行解读。郑杰文教授以此为出发点,谈及外来文化的三大冲击,并勉励同学们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提升中国的“软实力”。讲座融汇了郑杰文教授多年来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思索和见解,深入浅出,极具启发性,赢得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
    郑杰文教授认为儒学发展可分为原始儒学、传统儒学、程朱理学和新儒学四个历史阶段。儒学始于周公旦。周公旦基于“神性血缘”而创“嫡庶等差礼学”以规范社会等级,为解释夺权合理性而强调“礼制德修”以垂范后世,形成了“原始儒学”。孔子依据社会“僭越”现实而改为“以仁辅礼”的“传统儒学”。墨子学于孔门后学,在孔子“泛爱众而亲仁”基础上斥“繁礼”,倡“兼爱”,故讲“非攻”、“节用”、“尚贤”。因其从“社会治理方式”角度讲,与儒家近似,故自战国后期始,学界即有“墨学中绝”之说。儒、墨两派侧重于“人际关系研究”,与姬周农耕文化关系密切。而侧重于“天人关系研究”的先秦学派有道家,道家在认识自然世界方面有较多论述。在我国的古代文化中,以儒墨两家为代表的“人际关系研究”一直居领先地位。道家对“天人关系研究”在战国秦汉转型为黄老之学,使我国对“天人关系”的研究不足,故有近代西方文化的冲击。而关于理想世界,虽有道家庄周等人开创的“今生往生研究”,但后来被道教导入歧途,故有佛教文化的冲击。
    讲座结束后,同学们纷纷就关心的话题提问,郑杰文教授一一作了详尽的解答,并就某些问题与同学进行了深入地交流,现场气氛十分热烈。通过本次讲座,同学们不仅领略了郑杰文教授对于先秦学术史的精深造诣,也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
    郑杰文,现为山东大学古典文献学学科带头人,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兼任中华文学史料学学会古代文学文献研究会会长、中古古代散文学会副会长等。曾为山东大学青年学科带头人,山东大学跨世纪人才等。主要从事先秦文献特别是先秦诸子文献及上古文化史的研究。近年来出版主要学术专著14种、其它著作5种,发表学术论文110余篇;主持国家、省部级等社科研究项目10数项。曾多次到日本、美国及台湾、澳门等地讲学、访问和参加学术会议。

  |  \ 


【供稿单位:研工部    作者:孙齐    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任编辑:红岩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