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 正文

文学院承办九十六期“海右”博士论坛

发布日期:2008年12月12日 16:36 点击次数:


    [本站讯]12月11日,第九十六期“海右”博士生学术论坛在文史楼二楼会议室举办。本次论坛由山东大学研究生院、研究生工作部主办,文学院承办,由李剑锋教授担任点评嘉宾,邀请到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古代文学专业的张永平、臧慧远两名博士生参加。
    张永平博士首先发言,他的题目是《诗经在日本的传播初探》。《诗经》成为中国经典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在中日文化交流的早期便流传到日本,逐渐形成有日本特色的诗经学。所以,中国和日本的诗经学是源与流的关系。张永平博士曾有留日经验,对这个题目的材料运用十分得心应手。首先,他介绍了日本诗经学史的分期,简要举例说明日本汉籍书目的文献意义。随后,他指出,日本在大化革新之后开始了主动向中国学习文化的过程,在日本形成了汉唐训诂学派、朱子学派、古学派和折衷考证学派共四个诗经学流派。他又对这四种学派的特色与限制作了详细说明,尤其对于江户时期的朱子学派、古学派和折衷考证学派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和对比。张永平博士引用了大量的材料来佐证,论述中还涉及了很多日本汉籍文献和日本当代的学术成果。
    然后,臧慧远博士以《元杂剧中的鬼魂戏研究》为题目发言,她指出,中国有源远流长的鬼文化史。从原始宗教到佛道信仰,鬼神形象在文学作品中都有所反映。宋元以后,由于商业社会的发达,人们的鬼魂观念从一种实在的信仰转入艺术领域,寄托了作家和人民的情感。元杂剧突显出“借鬼魂以写世情”的特点。她还介绍了历史不同阶段对元杂剧中鬼戏的认识和研究,并按照她的理解把十七部元杂剧作品分为公案题材、爱情题材、历史题材和其他题材几大类。她举出具体的例子进行分析,指出鬼魂戏中常用的以实证虚手法、有形和无形的鬼魂形象等。最后,她分析了鬼魂戏产生的原因,认为主要有原始宗教和佛道信仰、文学作品中的鬼化传统、戏曲的形成和民间演剧习俗等。
    李剑锋教授对两位博士的演讲进行了具体的点评。针对张永平博士的发言,他强调,对日本汉学取得的成就,我们要积极吸取、不能漠视。日本对中国文化经过漫长的消化过程,在消化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李剑锋教授高度评价了张永平博士的选题,张永平博士的论述对日本诗经学的发展追远溯流、主次分明,不仅借鉴了日本的文献成果,还提供了详细的数字材料。这些都是值得学习的。针对臧慧远博士的发言,李教授评价了选题的意义,指出她对研究现状有清楚认识,对研究对象有明确限定,在论述时有独特的视角和侧重,在方法论上避免了九十年代以来对文化学的偏颇。李剑锋教授认为,臧慧远博士在发言中提出鬼魂戏中的形象具有超越死亡的乐观意义,这是十分有新意的。
    接着,同学们针对两位博士的演讲内容提出一些问题,如日本诗经学著作的校勘学的意义、诗经学对日本民间文化的影响、不同题材鬼魂戏的特点等,张永平博士和臧慧远博士分别作了详细回答  |   ]

【供稿单位:文学院    作者:文/马子尧 图/王博    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任编辑:莉荔 天祎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