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官网iOS app下载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学术聚焦 > 正文

“新型自旋器件及其应用”创新中心成立

发布日期:2012年10月09日 15:39 点击次数:

  [本站讯]10月6日,“新型自旋器件及其应用”协同创新中心启动仪式在复旦大学举行。该中心由复旦大学牵头,南京大学、山东大学、电子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物理所和中国科学院半导体所共同培育组建。复旦大学副校长陈晓漫、山东大学副校长娄红祥、中科院半导体所所长李树深、南京大学校长助理李成、电子科技大学张怀武院长、中科院物理所文亚副所长等携手为中心揭牌。
  山东大学物理学院梅良模教授和解士杰教授学术团队将代表山东大学承担该中心的高频自旋微波器件研发及自旋电子学基础研究任务。该团队中的颜世申教授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戴瑛教授为国家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指导教师,康仕寿教授为青年齐鲁学者。他们所在的凝聚态物理国家重点学科是山大“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学科之一,同时也是支撑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重要学科之一。近年来,该学科点不断丰富内涵,拓展外延,以低维材料物理为切入点,围绕国际前沿问题,着重于一些新型固体材料的电磁光等功能性质,开展理论与实验研究,逐渐形成了自旋电子学、纳米铁电物理、有机固体物理、晶体物理、仿生声物理学和光电子学等研究方向,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研究成果,具备了开展重大国际前沿和应用研究的基础与能力。
  目前,国内就自旋电子学开展了不少高水平的基础性研究工作,特别在低维磁性、反常霍尔效应、硅基稀磁半导体、拓扑绝缘体等方面已处于世界一流水平,稀土永磁、磁制冷等材料研究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针对新型自旋器件的研发力量还有待整合与提升。“新型自旋器件及其应用”协同创新中心将以重大问题和国家需求为导向,以研制MRAM和存储介质、自旋电子器件、高频自旋微波器件、磁电耦合器件、自旋传感器为中心目标,建成世界顶级的新型自旋器件研究中心,为我国前沿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有效结合做出创新性示范。该中心聚集了国内该领域最有实力的研究单位,涵盖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和5个微纳加工平台。
  自旋电子学在器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中心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要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自旋器件,这对高技术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比如计算机存储介质,一旦开发实用型的MRAM和新型硬盘存储介质,就可能赋予计算机更高的存储密度,节省更多能源,提高运行速度。而对磁电耦合器件的研究,则有助于提高多铁等磁电耦合材料的磁电耦合系数与灵敏度,在寻找最优性能的新型材料的同时赋予其更多功能,实现其在新型多功能电子器件等领域的广泛应用。
  在人才培养机制上,中心也将有所创新与突破,着力培养一批新型器件研究的人才。中心建成后将从海外一流高校或研究机构引进一批高水准、基础扎实、实力雄厚的“超级博士后”,给予优渥的研究条件、资源与个人待遇,赋予相当的研究自由度,鼓励“超级博士后”参与中心各单位的合作研究,以培养能在这一领域作出重大贡献的年轻学者。另一方面,中心希望能打造有吸引力的研究生培养平台,吸引一大批国内高校的顶尖本科生参与自旋电子学研究等重大科学问题的研究。
  该中心将下设理事会,实行首席科学家负责制。中心分设7个研究部,围绕中心总目标,由各研究部设定具体目标和执行计划,经中心负责人和学术委员会批准后展开科研工作。每个研究部还将聘请合作单位的领军人才与海外招聘学者担任学术带头人,寻找新型自旋器件这一国家高尖技术的突破点。
\

【供稿单位:物理学院    作者:宋洪晓    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任编辑:烨炜 红岩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手机版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