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官网iOS app下载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学术聚焦 > 正文

文学院与济宁市委联合培训新闻发言人

发布日期:2012年09月21日 09:11 点击次数:

  [本站讯]9月18日,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和济宁市委组织部、宣传部联合举办的“新闻发言人专题培训班”开班仪式在济宁市委党校举行。济宁市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韩东亚、市委党校校长杜守杰,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院长郑春出席活动。开班仪式由济宁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孙爱民主持。
  郑春首先代表文学院对培训班的顺利举办表示祝贺,对济宁市委组织部、宣传部和市委党校在这次活动中所付出的努力表示感谢。他说,在去年“网络问政——网络媒体环境下领导干部的媒介素养专题培训班”的基础上,双方共同努力又进一步举办了济宁市新闻发言人培训班,这种卓有成效的培训探索,形成了市校合作培训干部的创新模式,其影响日益扩大,文学院也因此开辟了一条服务山东、服务社会的重要途径。他认为,济宁市委组织部提出的“按需培训、学以致用”的原则,“解渴、务实、管用”的要求,“高端、高质、高效”的目标,以及重在解决实际问题、重在推动实际工作的做法,都显示出一种难得的境界追求和务实精神。随后,他重点介绍了我国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历史和现状,认为应对各种突发事件,最重要的办法就是正视问题、认识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使我们的新闻发言人能说、愿说、敢说、会说,这也是此次双方联合举办培训班最重要的目的之一。他提到,面对目前的环境压力,领导干部日益置身于“聚光灯和放大镜”下,新闻发言人的工作变得非常重要也非常艰难,但“无限风光在险峰”,正因如此,才更有挑战性。他引用荀子《劝学》篇里“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来形容新闻发言人工作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并鼓励广大学员学会登高,善于驭风,进而善于了解民情,引导舆论,让新闻发言人这一角色因大家的努力而充满意义和魅力。
  韩东亚对文学院领导、专家的到来表示欢迎和感谢。他说,与山东大学这所享誉海内外的著名学府联合举办培训班,将对济宁市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产生巨大推动作用,也标志着济宁市与山东大学的市校合作走向新起点。他认为,全面建立新闻发言人为核心的新闻发布制度,是创造良好舆论环境的有效方式,不仅拓宽了政府与公众和媒体之间的沟通渠道,使民众有更多的知情权和参与权,而且对营造透明政府和阳光政府的良好形象,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后,他介绍了济宁市新闻发言人制度的情况,认为山大教授四天集中授课,一定能系统提高大家的媒介素养和新闻发布水平,提高为媒体和公众服务的能力,促进全市对外宣传工作再上新台阶。他希望领导干部们能够抓住学习机会,理论联系实际,开阔视野和思路,通过学习切实提高维护党和政府形象的能力,提高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提高引导舆论和公关能力。
  开班仪式结束后,文学院院长助理刘悦坦副教授为大家作了题为“新闻发言人的创造性思维”的讲座。按照培训安排,在随后三天时间里,文学院将有六位教授陆续开设“当代公关观念与政府舆论管理”、“新闻发言人的出镜形象塑造”、“新闻发布中的沟通策略” 等讲座,并进行电视台访谈节目现场观摩学习和新闻发布会现场模拟实训。
  此次活动是新形势下“市校合作联合培训党政领导干部”的一次重要探索和实践,是文学院走向社会、服务山东迈出的坚实一步。济宁市委和文学院都高度重视本次联合培训活动,文学院组成了精干和高质量的教学队伍,并针对有关议题多次进行集体备课;济宁市委组织部专门下发通知进行组织和协调,全市有12个县市区以及40多个市直部门的100余名新闻发言人报名参加培训,许多单位党政负责人亲自参加了本次活动。

\ \


【供稿单位:文学院    作者:吕振    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任编辑:红岩 胡楠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手机版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