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官网iOS app下载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学术聚焦 > 正文

陈嘉映教授谈“思想语与私有语言”

发布日期:2012年09月24日 10:11 点击次数:

  [本站讯]9月20日晚,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第40期分析哲学论坛在知新楼学源报告厅举行。首都师范大学陈嘉映教授应邀作了题为“思想语与私有语言”的精彩报告。报告由哲社学院郭鹏副教授主持,近百名师生慕名到场聆听了讲座。
  陈嘉映教授首先简要回顾了19日晚上题为“我们用语言思考吗”的讲座的结论——语言就是所思所感能在其中得以表达的表达系统,并指出动物的各个信号之间不存在着联系,所以不是一个系统,也就不是语言。随后,陈嘉映教授指出私有语言是原则上只有“我”能够理解的内在语言,其特点是将意义放在所思所感中。但是,这种不见之于表达的意义是不能被理解的。福多提出的“思想语”则是所有语言所表达的那种思想本身构成的语言。他指出,思想语并没有跳出语言牢笼论的窠臼,它只是将自然语言的语言牢笼论转换成了思想语的语言牢笼论。如果思想语确实存在,那么作为“穿上自然语言外衣”的交流就是不必要的。因此,私有语言和思想语都是对语言的误解。事实上,在得到表达之前,思想只是一个没有实现出来的“模糊的影子”。思想的实质在于指出目的地,而语言表达的过程则类似于寻找通向这个目的地的道路。这样一种语言表达理论既能够摆脱语言牢笼论,又可以保持语言的公共性。报告结束后,陈嘉映教授与老师和同学们就相关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陈嘉映,当代著名哲学家,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系特聘教授,外国哲学学科专业负责人,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博士。主要研究领域为分析哲学、现象学和科学哲学。著有《海德格尔哲学概论》、《语言哲学》、《无法还原的像》、《哲学 科学 常识》、《思远道》、《泠风集》等。
\

【供稿单位:哲社学院    作者:赵斌    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任编辑:红岩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手机版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