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官网iOS app下载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学术聚焦 > 正文

科学营活动:感悟文化传承 放飞科技梦想

发布日期:2012年08月01日 14:57 点击次数:

  [本站讯]七月的济南正值夏阳酷暑,空气中弥漫着一丝闷热和聒噪,而这些丝毫没有影响2012年青少年科学营营员们对科技的执着追寻和对大学生活的好奇探索。截至今天,活动已进行过半,143名营员们完成了校内科研场所参观和文化体验活动。

领略大师风采 感知大学之风

  科学营以“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郝京诚教授带来的题为“浅谈化学与社会进步”的科普报告拉开帷幕。郝京诚教授从“大学”谈起。他讲到了大学的起源、大学精神,在谈到他对大学的认识时,他借用了清华大学老校长梅贻琦老先生说过的“大学之谓,非大楼也,乃大师也”,另外他对此句做了升华,他说到“大学之大,还要有一批诚实勤奋,用心做学术的‘大学生’”。他对大学的深刻解读令憧憬大学的营员们对大学有了直观认识,也使他们对大学产生了一种敬畏之情。在报告的第二部分,他从石墨烯谈到化学与社会进步,辩证分析了科学技术为人类社会进步带来的积极变化和消极影响。其深入浅出的语言、图文并茂的讲述为营员们敞开了一扇了解化学前沿研究的大门,激发了营员们的科研兴趣。一位营员说道“原来化学前沿的东西并没有那么神秘,都是为了解决现实生活中最常见但却最困扰我们的问题。”

体验大学创新 惊叹硕果累累

  科技创新实践基地的参观体验是科学营活动的重要内容。参观的第一站是位于山东大学兴隆山校区的工程训练中心。步入该中心,负责接待的刘新主任就向营员们简单介绍了中心的情况,当介绍到目前中心正有一批学生准备征战几天后的机器人比赛时,同学们已经迫不及待地想一探究竟,看看机器人的真面目。在参观完山大学生自行研制的智能家居系统、安防系统、打败美国西点军校的机器鱼以及一场机器人大赛实战比赛后,营员们非常震撼,不敢相信这些复杂的智能系统全部由山大学生自行研制而成。来自郑州外国语学校学生王小源感慨道“看到这些科研成果真是大饱眼福、大开眼界,我真想自己马上动手做一个。“

参观科研场所 体验科技之美

  科学营的科研场所参观选在山东大学的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在参观生命科学院的国家及省级重点实验室后,阳信二中学生尹月月告诉随行记者“终于知道味精是怎样制成的了。蛋白质分离等实验都非常有意思,通过观看这些实验,我从更微观的层面认识了生物学。”来自山西省临汾三中学生申晓天、殷建辉、张锦涛在参观结束后仍意犹未尽,又重返实验室,询问老师微生物方面的知识,并自己动手用光学显微镜观看了霉菌,殷建辉还饶有兴致地用显微镜观看了自己的头发。在回来的路上,他们三个说争取考上山东大学,再来这个实验室看看。
凸显文化特色 沐浴大学文化
  山东大学根植齐鲁大地,是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与发扬最有代表性的大学,科学营活动在突出科技主题的同时,把传统文化体验穿插其中,凸显齐鲁文化精髓,力图让营员们全面体验文化的魅力及价值。在山东大学博物馆,400余件文物标本激发了营员们的探索热情。大家不停地提问、讨论,紧跟着解说员,生怕漏过了什么重要的细节。仿佛一下子与几千年的时光旧物所重逢,“以前只在历史课本上见过的文物,没想到在这儿都见到实物了”定陶二中学生司鲁军激动地说。博物馆展览的不仅是文物,而且展示了一种内涵,一种求真务实、刻苦治学的精神,一种踏实严谨、不慕浮华的品质。
  此次山东大学2012年全国青少年科学营活动不仅是一场专门针对青少年的科学盛会,还是一次走进大学校园、感悟大学精神的良好机遇。

\ \ \
\ \ \


【供稿单位:本科生院 本科生招生办公室 宣传部落 新闻中心    作者:文/张艳强 曹艺芸 图/郭永春 杨彩娟    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任编辑:莉荔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手机版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