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2012年7月起,生命科学学院的26支团队在山东、河北、安徽、北京、天津等不同的省市陆续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活动主题涵盖生物技术产业考察、生态旅游调研、支农支教以及泉城文化与旅游资源调查等方面,现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专业助力调研 彰显学院特色
“龙虾凤舞”团队前往东营种虾育苗厂深入调研虾类胚胎发育过程,在实践过程中以所学专业知识为依托,提出合理化建议助力单位发展,创造社会效益,同时将山东大学的风采传遍东营。“Z.M.新光”实践团队将社会实践与“挑战杯”项目相结合,在创造新的实践活动方式的同时不忘投身基层,深入济南各个社区进行宣讲,将回收废旧电池与居民日常生活联系的更加紧密。“斗转星意”团队通过对济南各大型超市转基因标识的调查及发放问卷,推进了济南地区转基因标识的相关法规的制定并大力宣传了对待转基因食品的正确态度,使济南市民对转基因食品形成了更加客观全面的认识。“实验室废物处理”团队则聚焦于日益严重的实验室废物处理问题,已于近日完成了对济南部分高校的调研,即将开赴北京开展第二阶段活动。“绿野寻踪”团队把目光投向了济南市南部山区,对山区植被进行了详细的观察调研,正在紧张整理编写山区野生植物图册。
聚焦专业前景 献策旅游文化
“飞跃重洋”团队通过对留学海外的校友及学长们的采访以及对济南市留学机构的调查,广泛地搜集汇总了现阶段出国留学的信息资源,旨在为生命学院学子远赴重洋深造提供一手资料与信息支持。“跃动泉城”团队对济南市内主要景点进行了走访调研,问卷发放等活动,足迹遍布黑虎泉、大明湖、省博物馆、曲水亭街等地,并对济南市“新八景”评选开展了较大力度的宣传工作,目前已回收有效调查问卷423份。“南部山区调研”团队以当地旅游资源现状为课题,多方查阅资料,对负责人以及当地居民进行采访调查,并在泉城广场开展了问卷发放活动,最终形成总结报告,并向主管部门提出了关于当地旅游业发展的可行性建议。
实践培育人格 完善自我能力
生命学院贯彻执行学校上级组织有关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实现人格培育与提升的工作精神,在暑期社会实践启动仪式上将包含调查问卷的《生命科学学院暑期社会实践一册通》发放给各团队,完成了对参加团队活动学生的提升目标统计:在全院组队参与社会实践的268人中,选择提升目标为责任担当行为的约占30%,选择提升目标为沟通合作的比例60%,其余少部分同学选择了适应环境、心理调控以及人际交往等。
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以来,同学们也乐于对照提升目标有意识的进行总结和反馈。“生命彩虹”团队第七年走进大别山,深入农村基层开展支农支教活动,为推进教育公平和农村的教育事业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队员们是这样在微博中表达了感悟和体会的——“成行前感到有积蓄力量突破创新的压力和动力,更有对自身在责任担当能力不足的担心,而来到这里,我们在烈日炎炎中走访了安徽省太湖县江塘乡12个村子,共计54个组,为江塘乡政府宣传统计计生信息,挨家挨户进行科技支农宣讲,发放了150余份队员自制的科技支农手册,500余份居民幸福指数调研问卷。在开展实践的活动期间我们为当地老人和孩子送去了精彩的文艺节目,共同度过了难忘的清凉夏夜。‘彩虹’之行,得到了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居民的热烈欢迎,我们也充分领会到了责任担当背后的意义,也想进一步增强沟通合作方面的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