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官网iOS app下载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学术聚焦 > 正文

美国麻省大学邢宝山教授在山大作报告

发布日期:2012年06月19日 15:16 点击次数:

  [本站讯]6月16日下午,美国麻省大学(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邢宝山教授在山东大学作了题为“Ecotoxicity and Environmental Processes of Engineered Nanoparticle”的学术报告。
  报告中,邢宝山教授对工程纳米颗粒进入环境后的潜在危害,以及其毒性研究的前沿领域展开了深入介绍。由于纳米颗粒在生物和医疗方面的成功运用,其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往往被忽略。纳米颗粒因其高比表面积和高表面活性,易于同生物体内蛋白质、DNA等生物大分子发生作用。邢宝山教授的研究组对碳纳米管、金纳米溶胶、氧化物纳米颗粒物对植物、微生物等的毒性,以及颗粒物传输机制和致毒机理开展了前沿性的研究,并实验模拟了纳米颗粒在肺液胃液等体液环境中的行为。这些研究成果对今后工程纳米材料的设计生产和安全使用具有指导意义。
  报告由中国工程院院士、环境研究院王文兴教授主持,环境研究院胡敬田教授、张庆竹教授、孙德军教授、占金华教授以及相关学院的部分师生参加了报告。
  邢宝山,现任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Amherst, USA自然科学学院教授,环境土壤化学研究室主任。邢宝山教授于1994年在University of Alberta, Canada获博士学位,1996年起在麻省大学任教,经两次破格提升,2004年起任麻省大学终身正教授;2004年获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海外),2006年获得美国土壤科学学会东北分会和美国农艺学会杰出研究奖,2007年被我国教育部聘为长江学者客座教授,2009年被美国化学学会环境科学和技术杂志社授予杰出的评审员;现任国际期刊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Quality的副主编,国际期刊Environmental Pollution, Chemospher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hytoremediation, Communications in Soil Science and Plant Analysis, and Pedosphere的编委。目前为止,邢宝山教授发表的学术论文被SCI收录230余篇,60余篇发表于环境化学顶级刊物Environ. Sci. & Technol.上,其中一篇为该刊物自创刊以来被引用次数最高的10篇论文之一。他的研究论文被国际SCI刊物引用超过5000次,H因子43,发表的文章在环境生态学领域总被引频次排列第1名。
\ \

【供稿单位:环境研究院    作者:孙孝敏 姜威    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任编辑:红岩 刘晴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手机版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