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12年06月11日 11:33 点击次数:
[本站讯]6月5至7日,经济学院邀请知名专家为学院师生作了一系列高端学术讲座,广受师生欢迎,反响强烈。 6月5日下午,青岛大学国际商学院徐修德教授应邀做客第10期国际商务精品讲座,并作了题为“港口、国际贸易及国际结算——以青岛港及其保税区为例”的学术报告。报告中,徐修德教授首先介绍了港口与国际贸易的关系,着重强调了上海、深圳、宁波、青岛四大港口对当地经济的促进作用。随后,他又讲解了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相关知识,并以青岛港为例,介绍了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园区的具体情况。最后,徐修德教授介绍了国际贸易结算中的风险规避问题,并对国际贸易贸易的模式创新作了展望。报告由国际经济与贸易系张乃丽教授主持,经济学院副院长刘国亮教授为徐修德教授颁发了山东大学国际商务专业学位研究生合作导师证书。 6月6日下午,台湾大学黄鸿教授应邀参加第13期高级经济学系列讲座,并作了题为“技术许可研发和福利”的学术报告。报告中,黄鸿教授首先介绍了研究的目的是技术许可如何影响公司创新的激励机制,并主要从成本节约型研发机制不仅可以使公司内部创新者更具有竞争力,而且可以通过以技术许可来控制研发从而达到增加公司收入的目的和技术许可促进了研发两方面展开讲解。此外,他具体阐述了当公司研发效率高时,有效技术许可实质上会抑制研发的投资活动,并通过技术溢出效应、生产分工、垄断厂商和研发附加效应等四个方面解释了这一现象。同时,他指出技术许可会降低公司的福利,通过对1994—2010年技术许可降低福利的观点进行综述,向大家展示了技术许可会降低公司福利的原因。最后,黄鸿教授通过实证分析论证了当公司存在高的研发效率时,技术许可会抑制公司内部创新者技术研发,同时降低公司的福利。 6月6日下午,台湾东华大学经济系主任梁文荣教授应邀参加第14期高级经济学系列讲座,并作了题为“贸易壁垒中的专利许可”的学术报告。报告中,他首先通过两个国家寡头垄断模型和贸易壁垒来分析外部专利权人的最佳许可合同。他重点讲解了由于贸易成本产生的租金带来的影响,并成功地解释了非排他性固定费用许可,这是其他学者所没有解决的。一些工厂生产了一种同质商品,他们在不同市场面临着“波特兰竞争”,报告显示,在“波特兰竞争”模型中,对于外部专利权人,非排他性的固定费用许可优于专利许可。同时,他又得出另一结论,在“波特兰竞争”模型中,如果交易成本小,创新规模不大,那么专利许可是最理想选择;在创新规模足够大时,排他性固定费用许可是最理想选择。 6月7日下午,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编辑部主任张雪春研究员应邀作客山东大学第6期金融学讲座,并作了题为“金融研究理论前沿与方法”的学术报告。报告会中,张雪春研究员就金融理论方法与前沿作了详细介绍,对未来研究发展的选题与概括作了细致分析,并剖析了如何选用文章数据与计量方法。同时,她详细介绍了《金融研究》的相关状况,包括《金融研究》的定位、宗旨和目标,着重强调了研究的思想性、原创性和规范性。她还就文章的研究领域、研究方法、模型选用以及工作论文几大禁区等问题展开了详细的分析。此外,她介绍了近几年《金融研究》刊登文章的作者结构及其地区分布,《金融研究》的近期发展和下一步的计划。在向师生介绍《金融研究》杂志的同时,她还为大家搭建了研究著述的规范框架——“规范研究、严谨著述”。经济学院金融学系主任曹廷求教授主持了讲座。 经济学院系列高端讲座增进了学院与其他高校经济学院的学术交流,开拓了师生的学术研究视野,使大家受益匪浅。
【供稿单位:经济学院 作者:文/王志超 王营 张骅 图/王天白 陈文生 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任编辑:子敏 】
免责声明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