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5月22日,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博士、国际交流中心中国项目主任章于炎博士访问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并做客新杏坛。文学院院长郑春会见了章于炎博士,文学院院长助理刘悦坦副教授、新闻系孔令顺副教授参加了会见。
郑春代表学院对客人的到来表示欢迎,感谢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长期以来对山大新闻传播学科发展的支持,感谢章于炎博士对文学院外派访问学者的帮助。双方围绕学术交流、多领域合作、联合办学以及“2+2”双学士项目等议题进行了广泛探讨,一致同意借鉴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与中国若干重点院校的合作经验,努力探索双方具有实质内容的交流。
下午,章于炎博士在知新楼作了题为“媒体融合:新闻业界的新战略和新闻教育的新专业”的讲座。章于炎博士从新媒体蓬勃发展冲击传统媒体的现实背景出发,介绍了“媒介融合”的定义,并重点讲述了媒介融合发展的新趋势。他以视频、图片、图表等多元形式列举了大量生动实例向大家介绍了媒介融合的五大发展趋势:以newsy.com为代表的移动互联网聚合、分类主流媒体对要闻的不同报道;移动媒体终端;受众制作(UGC)内容的使用;新媒体高高竖起支付墙;建立内容管理系统打造全媒介融合式的新闻中心。随后,章于炎博士围绕密苏里新闻学院专业教育情况进行了介绍。在简要介绍完密苏里哥伦比亚大学概况和密苏里新闻学院地位、风格、系科专业后,章于炎博士着重介绍了密苏里新闻学院2005年建立的新系——媒介融合系的教学情况。他说密苏里新闻学院与中国渊源已久,1912年密苏里新闻学院首批毕业生中的第一位国际学生就来自中国。他还向在座师生介绍了密苏里新闻学院国际中心中国项目合作部及密苏里新闻学院与中国院校的“2+2”双学士项目。
在互动环节,章于炎博士就文学院师生提出的系列问题一一作了回答。在谈到未来记者发展的问题上,他强调多媒体是发展的大方向,即使是传统的纸媒记者也应涉猎多媒体技术知识。最后,他热情地鼓励有志于新闻学的同学们去密苏里大学深造。讲座由孔令顺副教授主持,文学院师生百余人参加了讲座。
章于炎,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博士、国际交流中心中国合作项目主任。曾任《广州日报》政文部副主任、《广州英文早报》副主编。2008年获密苏里新闻学院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媒介融合、媒介集团管理、媒体经济学和国际新闻学,系美国AEJMC(全美新闻与大众传播教育协会)、ICA(国际传播协会)、NCA(全美传播协会)和CCA(中国传播协会-[美国])会员。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于2005年授予章于炎博士“中美新闻传播教育合作交流杰出贡献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