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官网iOS app下载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学术聚焦 > 正文

王南湜教授谈黑格尔主义及其超越

发布日期:2012年05月28日 10:29 点击次数:

  [本站讯]5月27日下午,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主办的“朱雀讲坛”系列学术讲座第11期在中心校区举行。南开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南湜应邀出席,并作了题为“马克思主义哲学阐释中的黑格尔主义及其超越”的精彩讲座。讲座由哲社学院院长刘杰教授主持,学院部分师生参加并聆听了讲座。
  讲座伊始,王南湜教授便提出自己的观点,认为黑格尔哲学是马克思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要理解和阐释马克思哲学,必须正视和直面黑格尔哲学。他从黑格尔主义三元素出发,简要介绍了黑格尔主义的特征:黑格尔主义强调精神活动性,绝对肯定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并以否定之否定的辩证法方式来解决思维与存在同一性问题。随后,王南湜教授结合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哲学发展历程,分三阶段分析了黑格尔主义在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及其超越。在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范式演变中,从实体性哲学阶段对能动性因素的排斥,到主体性哲学范式中对能动性的有限肯定,再到实践哲学范式中对三种基本元素以人的能动性为基础在存在论层面上的充分肯定,黑格尔哲学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尽管应该充分肯定当代中国马克思哲学阐释中的黑格尔主义的作用,但就当下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来说,黑格尔主义已经构成理论进一步发展的障碍,当代中国马克思哲学研究必须突破黑格尔主义阐释范式的束缚。为此,王南湜教授通过剖析康德哲学的总体特征,认为重视马克思哲学中的康德元素研究,界划清楚马克思哲学与康德哲学、黑格尔哲学的实质性区分可能是突破和超越黑格尔主义阐释范式的一种可行性路径。同时他强调,超越黑格尔主义的实践哲学范式,并非超越实践哲学本身,而只是超越那种具有唯心主义倾向的思辨的实践哲学,走向一种“有限理性论”的实践哲学。王南湜教授旁征博引,结合大量实例,深入浅出地道出了黑格尔精神在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发展及其超越,并就讲座相关内容与在场师生进行了互动交流,令大家受益匪浅。
  王南湜,著名学者,陕西凤翔人,现为南开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担任教育部学风建设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高校哲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常务理事、全国认识论研究会秘书长、中国人学会常务理事。1998年入选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1999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2年获宝钢优秀教师奖,2007年获天津市劳动模范、天津市优秀教师称号。在《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等杂志发表论文百余篇,个人著作11部,是中国当代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专家。主要研究方向是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政治哲学。

\ \


【供稿单位:哲社学院    作者:付一丹    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任编辑:红岩 芊芊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手机版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