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官网iOS app下载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学术聚焦 > 正文

海右博士生论坛:话语分析与社会建构

发布日期:2012年05月04日 09:17 点击次数:

  [本站讯]5月3日晚,由山东大学研究生院、党委研究生工作部主办,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承办的第10期(总第305期)“海右”博士生学术论坛在中心校区知新楼举行。哲社学院2011级博士研究生吴建清作了题为“话语分析与社会建构”的报告,社会学系主任林聚任教授作为点评嘉宾出席论坛。
  吴建清首先就话语一词作出了解释,然后就话语的分类及其与社会建构的关系作出了重点的论述。吴建清指出话语的研究已成为一大学术增长点,是“中国十大学术热点”之一,成为一门显学。这可以说是此次报告以“话语”为题的缘由。其次,他谈到话语的分类问题。根据Guy Cook的观点,可以根据不同的目标、研究方法、理论来源和研究重点等把话语分析分为三种:会话分析、话语分析和批评话语分析。话语分析者们更重视把传统语言学的因素拿来分析话语,对话语的连贯性予以说明。接着,吴建清认为会话分析的发展经历了一个历史的演化过程,从对日常生活中的谈话扩展到了对制度化领域谈话的分析,其领域不断拓展,应用面更加广泛。前两种分类基本只把文本视作最终产品,很少注意文本生产和解释过程。因此批评话语分析认为,社会语境不仅仅包括局部的交际环境,还包括交际所处的社会、文化、历史和政治环境,其中最重要的方面是权力关系以及维持它的意识形态。最后,报告重点回到本文的题目,话语分析与社会建构两者的关系。吴建清认为话语分析不能仅仅局限于话语的表达结构和规则,必须研究不同社会、文化背景的人利用什么手段组织话语、理解话语以及交际困难产生的原因,通过揭示语言背后的社会事实和意识形态,通过批评话语分析来剖析社会的建构过程,以体现了话语在社会建构过程中的主观性。
  报告结束后,林聚任教授作了精彩点评。他从社会学的专业学科角度上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整个社会的话语体系是被建构成的,并进而建构成人的性格、地位等多方面。林聚任教授还希望大家进行多学科的交流,相互渗透,相互学习。
  吴建清,哲社学院2011级博士研究生,青岛科技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美国MT州立大学访问学者,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一项。林聚任,哲社学院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社会学系主任,2001-02年美国哈佛燕京访问学者,2005-06年英国约克大学访问学者,主要研究领域:社会学理论、科学社会学、发展社会学、社会研究方法、社会网络研究等。

【供稿单位:哲社学院    作者:李影    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任编辑:红岩 京京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手机版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