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官网iOS app下载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学术聚焦 > 正文

钱逸泰院士主讲科学研究的开始和立项

发布日期:2012年05月10日 08:46 点击次数:

  [本站讯]5月8日下午,化学与化工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钱逸泰教授在中心校区知新楼作报告,主讲“行成于思而毁于随——科学研究的开始和立项”。化学院副院长孙宏建教授主持报告。
  钱逸泰院士在报告中讲述了自己的科研经历,重点阐释了在科研方向的抉择和在前沿科学和研究方向的探索历程,并就自己的每个科研项目进行简要介绍。在谈到自己在微纳米材料的晶体生长方面的研究时,钱逸泰院士回忆起自己1962年在山大做本科毕业设计时的情况,展示了在导师许承晃指导下所做课题“显微镜下观察杂质对ADP晶体生长时的影响”的相关照片。谈及出国前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工作经历,钱逸泰院士讲述了1976年中国科学院要求中科大各教研室讨论探究化学方向的经历,参考了福州物质所、上海硅酸盐所、长春应化所的研究领域后,中科大无机化学确定了“固体化学”这一主要研究方向;随后,钱逸泰院士本人也参与了微米棒γ-Fe2O3的制备和SnO2的气敏性研究。在与同学们交流自己的海外经历时,钱逸泰院士重点讲述了在布朗大学“隆中对式”的开题报告,主张布朗大学固体化学实验室从事铁系催化剂在还原气氛中的相变化,从而开辟了新的研究方向,在美国八个月内即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三篇文章。在从美国归来后,面对中科大无机化学方向较弱、没有博士点和硕士点,而凝聚态物理很强的局面,钱逸泰院士选择让固态化学与凝聚态物理合作,以求共同发展,由超导方向的张其瑞教授于1985年带头合作申请第一项基金。对于曾经在学术界引发争议的“金刚石合成”课题,钱逸泰院士表示,在压力下的化学反应是金刚石合成的重要途径,在一定温度压力条件下,以干冰和金属钠为原料即可合成金刚石,该方法已经得到由北京大学和南京大学有关方面组成的专家组进行重复试验的验证。
  钱逸泰院士十分重视同学们科研素养的培养,他在报告中特别强调,选择前沿的方向开始学术科研之路非常重要,“science”这个英文名词引进中国被写成“三思”,科学研究就需要三思而后行,所谓“行成于思而毁于随”;科研道路上充满着未知之数和意外之喜,你选择合成金刚石,但是在实验过程中也许会有别的更重要的发现,世界科学史上也不乏这样的例子。钱逸泰院士还说,在科研之路上需要谦虚谨慎的态度,以此同时,基础水平、勇气、胆量也都是不可或缺的因素,同学们应该学会阅读文献,从大量文献中寻找灵感,提出自己的思想,进而付诸行动。
  整场报告中,钱逸泰院士用深入浅出的语言阐释观点,不时的幽默让听众开怀,化学院相关领域教师及同学们聆听了报告。报告结束后,同学们从科研选题和纳米材料的研究前景等方向进行提问,得到钱逸泰院士的精彩回答。
  钱逸泰,江苏无锡人,1962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化学系。山东大学化学院院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与材料学院院长,中国化学会副理事长,安徽省化学会理事长,1997年10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近年来共获中科院自然科学奖一、二、三等奖各一项;安徽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一项。2001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在《Science》,JACS等学术刊物发表系列文章400余篇,被他引6000次以上。
\ \ \

【供稿单位:化学院    作者:文/王月 图/张鹏 王月    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任编辑:红岩 丹悦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手机版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