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大讲坛预告:中东局势对我国影响
发布日期:2012年04月06日 11:00 点击次数:
[本站讯]“齐鲁大讲坛”第36期将于4月7日(周六)14:30在山东博物馆(新馆)一楼报告厅举行。中国前驻也门、叙利亚大使时延春将结合自身多年外交经历和研究心得,以“当前中东局势”为主题,细解中东玄机,详述国际风云,并与听众现场互动交流。
“中东”是指地中海东部与南部区域,从地中海东部到波斯湾的大片地区。由于宗教信仰、利益冲突、国家关系、与西方意识形态的对立等问题,历史上该地区曾发生多次“中东战争”,长期动荡不安的局势,使得中东地区成为全球热点高发地区之一。中东局势牵动全球政治、经济走向,历史上三次油价大涨均与中东政局有关。近期,随着叙利亚当局同意联合国和阿盟联合特使安南提出的解决叙利亚危机的六点建议,中东未来局势特别是叙利亚危机的走向引发世人关注。接受六点和平建议的叙利亚局势危机走到了终点,还是火山喷发前的暂时平静?巴沙尔政权为何能在“阿拉伯之春”的席卷下屹立不倒?作为资深中东问题专家,在时延春看来,虽然叙利亚局势动荡,但是叙利亚执政党没有内乱,且对军队有控制权以及国际社会的分歧等,都给了巴沙尔政权有力的支撑。而尽管巴沙尔希望进行改革,但叙利亚很多问题并不是巴沙尔一个人说了算,叙利亚国内既得利益集团左右改革的进程。时延春认为,国际各方对叙利亚问题提出了很多解决方案,叙利亚的困境还在加剧,但巴沙尔还没到下台的地步,叙利亚危机的前景取决于各方力量的博弈和国际、国内等多种因素。对中国来说,自去年利比亚战乱至今动荡不已的中东局势已经影响到了我国,今年年初,浙江义乌小商品出口下滑,现在越来越紧张的叙利亚局势又会对中国带来怎样的影响?本周六,时延春将做客齐鲁大讲坛,就当下中东局势以及叙利亚危机及其对中国的影响进行权威解读,给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齐鲁大讲坛由省委宣传部、省社科联、山东大学、齐鲁晚报联合主办,以“搭建思想平台、共享精神财富”为宗旨,每月两期,每期邀请一位嘉宾担任主讲。大讲坛坚持公益性原则,向社会免费开放。本期齐鲁大讲坛将特邀山东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魏建主持。会场座位有限,坐满为止。欢迎广大师生前往齐鲁大讲坛现场。
时延春,男,1942年2月出生于山东枣庄,山东章丘人,中共党员。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学院,进修于埃及开罗大学。中国前驻也门、叙利亚大使,中国阿拉伯交流协会副会长。在时延春的外交生涯中,曾经3次接受外国元首授予的勋章。著有散文纪实及游记作品《阿拉伯风情录》、《中东热点地区的秘闻轶事》、《红海浪涛三千年——也门沧桑》、《漫话红海》、《泛舟尼罗河上》、《难忘的岁月》(中文和阿拉伯文)、《撤离科威特纪事》、《侯赛因国王趣谈》、《阿拉法特遇险记》、《也门部落的风俗习惯》、《索科特拉岛探奇》、《斋月史话》、《朝觐仪式》,编撰《二十世纪世界大事典》(合作)、《世界笑语集锦》(合作),发表《环球采风诗词选》、《世纪情怀》诗词选等作品。
【供稿单位:宣传部 新闻中心 作者:马永军 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任编辑:红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