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3月21日,《J Neurosci.》杂志刊登了山大医学院陈哲宇课题组的研究论文《Variant 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Val66Met Polymorphism Alters Vulnerability to Stress and Response to Antidepressants》,并被编辑部评为推荐文章。
BDNF在调节中枢细胞存活、突触可塑性、学习记忆及应激反应中起到重要作用。但是BDNFMet基因多态性对个体应激易感性的影响仍存在争议。该论文研究发现BDNF+/Met杂合子小鼠应激后表现出HPA轴过度激活及抑郁、焦虑样行为增加,并且工作性记忆受损。此外,与野生型小鼠相比,BDNF+/Met杂合子小鼠应激后不同脑区BDNF表达水平及神经元树突棘的密度改变更为明显,这可能是BDNF+/Met小鼠对应激更敏感的机制。进一步研究发现,抗抑郁药物地昔帕明可以纠正BDNF+/Met杂合子小鼠应激后的抑郁样行为,而氟西汀无效。这些发现有助于深入认识应激与BDNFMet基因多态性相互作用介导抑郁症的分子细胞机制并为抑郁症的个体化治疗提供指导。
该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的资助,由于卉讲师、研究生王栋栋等共同完成。

BDNFMet基因多态性通过改变HPA轴活动、BDNF的表达及树突棘密度,使个体对应激更敏感。